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普明禅院二首·其一》
《过普明禅院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昔仁为里,于今福作田。

清风残竹地,宝色故池天。

绘象成真侣,家声入梵缘。

一披龙藏集,无复叹亡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名为《过普明禅院二首(其一)》。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有诗意:

“自昔仁为里”开篇即展现了古人以仁义治理乡里的美好愿景。

“于今福作田”则是说现在的人们通过种植庄稼来获得幸福与吉祥。

接下来的两句,“清风残竹地,宝色故池天”,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庭院景象。这里,“清风”、“残竹”营造出一种淡雅脱俗的氛围,而“宝色故池天”则透露出一丝神秘与古老。

“绘象成真侣,家声入梵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艺术和禅宗文化的赞美之情。其中,“绘象成真侣”是说通过绘画来传递真实的情感和境界,而“家声入梵缘”则是指家族的名声与佛法的因缘紧密相连。

最后两句,“一披龙藏集,无复叹亡篇”,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献的珍视之情。这里,“一披龙藏集”形容的是珍贵且难得一见的经典文籍,而“无复叹亡篇”则是说不再感慨那些已经丢失的古籍。

整首诗通过描绘禅院的宁静与神秘,以及对佛教文化和传统文献的尊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知识的渴望。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次韵端夫闻江北水磨

万事根本初难明,声之所发由声声。

不有智者抉其□,直如宝剑埋丰城。

风生风济孰嘘吸,制作解成琴与筝。

矧兹江汉泻荆楚,含桃初熟飞流莺。

波涛暗逐岁月长,激激滩际春雷谹。

白沙湖边更湍急,五磨因缘资养生。

城中鞭驴喘欲死,亦或人劳僵自横。

借令麦破面浮玉,青蝇遽集争营营。

乃知此策最长利,朱墨岂复嗤南荣。

天轮地轴骇昼夜,彷佛飓扇吹苍瀛。

游江夫人俨然坐,蛟龙不动如石鲸。

只应神物亦持护,我辈何妨双耳清。

(0)

曲江丞相言不售,范阳烽火连京畿。

(0)

影论吟

性在体内,影在形外。性往体随,形行影会。

体性不存,形影安在。影外之言,曾何足怪。

(0)

观物吟

时有代谢,物有枯荣。人有衰盛,事有废兴。

(0)

水旱吟·其二

九年洪水,七年大旱。非尧与汤,民死过半。

(0)

二说吟

治不变俗,教不易民。甘龙之说,亦或可循。

常人习俗,学者溺闻。商鞅之说,异乎所云。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