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何岩》
《吊何岩》全文
宋 / 王迈   形式: 古风

可怜何岩民,何罪遭此劫。

寇攘发他邦,警报经旬浃。

官府过张皇,民居少宁贴。

昨方科箭翎,今又催甲叶。

厚敛招提金,名色何所挟。

昌言募土兵,相与守城堞。

绣衣意其欺,急下徵兵帖。

束手无一人,差官许专辄。

县官至何岩,丁壮被威胁。

黔首畏墨黥,依违谋未协。

口或出怨咨,心实先震慑。

官兵胡为来,纷然肆渔猎。

室庐罹燬烧,老稚残锋铗。

山径至通逵,舆尸交积叠。

敢枭平人首,伪奏谯门捷。

杀民汝何勇,杀贼汝何怯。

此乡风俗淳,武断无豪侠。

目不识戈矛,家尽事耕馌。

岂应有叛谋,谁子为荆聂。

黄巾纵挺威,吾地足未涉。

官吏大不仁,使尔血先喋。

千家聚落蕃,几代农桑业。

一望成邱墟,独非我臣妾。

安知此怪事,不入贼间谍。

设或捣吾虚,小垒真岌嶪。

舟中敌国多,况望蒸徒楫。

书生忧世心,夜半不交睫。

作诗吊冤民,诗成泪盈颊。

翻恨天门高,不与阎闾接。

丈夫贵敢言,女子乃呫嗫。

(0)
注释
可怜:值得同情。
何岩民:何岩地方的居民。
劫:灾难。
寇攘:贼寇侵扰。
警报:紧急通知。
张皇:慌张失措。
宁贴:安宁。
科箭翎:征收箭羽。
甲叶:甲胄。
厚敛:过度征税。
城堞:城墙。
绣衣:指官员。
欺:欺骗。
徵兵帖:征兵命令。
专辄:擅自做主。
丁壮:青壮年。
墨黥:墨刑(古代的一种刺字惩罚)。
荆聂:比喻英勇抵抗的人。
黄巾:古代起义军。
岌嶪:危险。
蒸徒楫:形容人数众多。
书生:读书人。
阎闾:民间。
翻译
可怜何岩民,无辜受此灾。
贼寇侵犯他国,警报连绵不断。
官府慌乱,百姓生活不安。
昨日征收箭羽,今日又催征甲胄。
苛捐杂税重,名义上却无所求。
公开招募土兵,共同守卫城墙。
官员疑心欺诈,急令征兵。
无人反抗,差役擅自行动。
县官到何岩,年轻人被迫威胁。
百姓畏惧刑罚,犹豫不决。
口中有怨言,内心恐惧。
官兵为何而来,滥捕滥杀如猎。
房屋被焚,老幼无助。
山路变战场,尸体堆积。
敢冒充胜利,伪造捷报。
杀害平民你怎敢勇猛,面对贼人你却胆怯。
此地民风淳朴,无豪强侠士。
从未见过兵器,全家人务农养家。
怎会有反叛,谁会是荆聂那样的英雄。
黄巾军虽威猛,未侵我地。
官吏残忍,让你们流血牺牲。
世代安居的村庄,如今化为废墟。
难道不是我们臣民?
谁能料到,此事可能被贼人利用。
若敌人攻破,小小的防御危在旦夕。
船中敌众多,更难抵御。
读书人忧虑天下,夜不能寐。
写诗悼念冤民,泪水满面。
只恨天高难达,无法解救民间疾苦。
男子应敢言,女子却只能低声细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和官府的不仁,以及诗人对此的深切忧虑和同情。诗中通过对何岩地区民众遭受战乱之苦的描述,展示了一幅动荡人心的画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人民的悲惨。

首先,诗人哀叹何岩民众无辜遭受灾难,寇攘侵扰使得警报频传。官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过度征集财物,而百姓生活困顿,缺乏宁静的居所。这反映了官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接着,诗中提到官府的贪婪无度,以及官员们如何通过征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百姓在这样的环境下被迫成为土兵,而县官则利用权力进行威胁,这些都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和不满。

诗中还描绘了一种对抗的情景,官兵与民众之间的冲突,以及战乱带来的破坏。山路上充斥着尸体,而民众则因为官府的残暴而感到绝望。诗人质疑这样的行为是否正义,并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局面的不解和悲哀。

最后,诗中透露出对过去安宁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混乱状态下的无力感。诗人的忧虑深重,他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在呼唤着正义与和平。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同情心和社会关怀的战乱诗,诗人以深刻的笔触描绘出那个时代的苦难,以及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迈

王迈
朝代:宋   字:实之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生辰:1184~1248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猜你喜欢

送顾况归茅山

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

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

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

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

(0)

江上题所居

故人相别尽朝天,苦竹江头独闭关。

落日乱蝉萧帝寺,碧云归鸟谢家山。

青州从事来偏熟,泉布先生老渐悭。

不是对花长酩酊,永嘉时代不如闲。

(0)

送裴图南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0)

采桑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

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

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0)

题禅师房

浮生不住叶随风,填海移山总是空。

长向人间愁老病,谁来闲坐此房中。

(0)

无名氏之散句

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道远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雨过花争出,云空月半生。

鸟正啼隋柳,人须入楚山。

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遂有冥心者,还寻此境来。

又因风雨夜,重到古松门。

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

谁来看山寺,自去扫松门。

此生还自喜,馀事不相侵。

白鬓无心镊,青山得意多。

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

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烧翻。

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磨。

要路争先进,闲门肯暂过。

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吞。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亡国空流水,孤祠掩落花。

山魅隔窗舞,鵩鸟入帘飞。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磴危攀薜荔,石滑疏莓苔。

日落无行客,天寒有去鸿。

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寄宿山中寺,相辞海上僧。

风吹榆荚叶,雨打木瓜花。

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

西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

那堪怀远路,犹自上高楼。

白云风散尽,红叶水流来。

妾如无异意,君弃也甘心。

野过云根阔,山高树影长。

古迹应重别,生缘不暂停。

一个字未稳,数宵心不闲。

别地叶频落,去程山已寒。

但取诗名得,何论下第频。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

白地一回雨,儿孙拾得金。

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灯微山馆雨,角咽海城秋。

去帆看已远,临水立多时。

家贫为客早,路远得书稀。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我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一瓶居无外,万木老禅中。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空山行客少,独树晚蝉多。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

窗寒风渐紧,灯落夜将深。

云梦几行去,潇湘一夜空。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

书剑别南州,炎荒万里游。

山盘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路经秋雨后,人入乱峰来。

独树知秋早,孤舟觉夜寒。

马饥餐落叶,鹤宿晒残阳。

路远春行尽,家贫愁到时。

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江声兼小雨,暝色入啼猿。

藕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网断蛛犹织,梁空燕不归。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

几多诗弟子,无限酒知闻。

床上小薰笼,韶州新退红。

看时人步涩,展处蝶争来。

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

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

华阳观里钟声集,建福门前鼓动期。

陇右诸侯供语鸟,日南太守送名花。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

让劫已令多士伏,沽名还得世人闻。

人为子推初禁火,花愁青女再飞霜。

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江吊屈魂。

城头椎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

鸟向不香花里宿,人从无影月中归。

轻著冻痕销水面,密随和气入花根。

万木尽如花落候,四檐鸣□雨来时。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

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

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

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廌图。

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一点孤灯人梦觉,万重寒叶雨声多。

此心只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

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有愁。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凤骨毛寒。

谁家绿酒欢留客,何处红楼睡失明。

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枯荣。

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

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

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

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门独自游。

翻忆旧山青碧里,绕庵闲伴野僧禅。

不甘五等诸侯荐,直肯九重天子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