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杨斗玉少参·其一》
《挽杨斗玉少参·其一》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蒿里幽沉掩夕阳,陇云愁抱海天长。

赐帷自切明君惠,裹革徒深义士伤。

血洒江氛终化碧,骨埋冀野旧飞黄。

招魂欲赋重搔首,风雨潇潇下白杨。

(0)
鉴赏

此诗《挽杨斗玉少参》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哀悼逝者杨斗玉少参,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首句“蒿里幽沉掩夕阳”,描绘出蒿里(古代传说中死者的居所)的寂静与沉寂,夕阳西下,更添几分悲凉。接着“陇云愁抱海天长”一句,以陇云的愁绪比喻哀思,海天长则暗示了无尽的哀痛与思念。

“赐帷自切明君惠,裹革徒深义士伤”两句,既是对杨斗玉少参生前受到明君恩惠的肯定,也是对其忠诚与英勇的赞美。然而,“赐帷”与“裹革”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荣誉与恩宠,后者则是牺牲与悲壮,凸显了英雄的悲剧色彩。

“血洒江氛终化碧,骨埋冀野旧飞黄”两句,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将杨斗玉少参的英勇事迹与精神品质比作碧血与飞黄,寓意其虽已离世,但精神永存,如同碧血染江,黄骨入土,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最后,“招魂欲赋重搔首,风雨潇潇下白杨”表达了诗人想要为逝者招魂赋诗的强烈愿望,但面对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只能无奈地搔首叹息。白杨树下,不仅象征着逝者的安息之地,也暗含了对逝者英魂的缅怀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忠诚、勇敢与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与怀念。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行部高阳遇河决不浸三板遂成二首·其一

投马虚疑楗石成,射蛟或恐海神惊。

陆沈玄圃千峰细,天倒黄河万堞平。

渐老中原鱼沸郁,欲归南极虎纵横。

浊醪谁是高阳侣,遥夜穷愁白发生。

(0)

明卿席上赠别于鳞分韵

叠鼓鸣笳出蓟门,停骖回首视中原。

病馀丘壑吾仍在,别后风尘尔更尊。

岂为衣冠成落魄,向来词赋失销魂。

何人泣对陵阳石,车马纷纷未可论。

(0)

怀顺甫

岁晏萧条病发疏,春风回首叹离居。

曾烦倒屣迎王粲,敢有微名比魏舒。

纵酒谁同燕市筑,寻源或伴武陵渔。

重来抱玉无多恨,岳色千秋起著书。

(0)

应试夜泊贞女庙示一二友·其二

贞女庙头鼓鼕鼕,忽惊游客归梦中。

扁舟一叶天上下,茅屋数间水西东。

伤心南国钓鲈地,矫首上林征雁风。

莫怪殷勤惜杯酒,试问愁城谁为攻。

(0)

答寄李惟贞侍御

屈指龙门御,清尊尽日携。

阳春郢里曲,残腊显陵西。

雨色深三楚,霜威净五溪。

绝怜回雁外,犹有素书题。

(0)

寄穆考功兼简石给事·其四

闻君读书处,乃在清漳源。

小尔新蓬径,居然故漆园。

暗芳书草发,空翠墨花翻。

若语逍遥意,宁将出处论。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