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响朝阳瑞世鸣,喧啾百鸟谩关情。
却凭千古丝桐在,传得岐山一样声。
绝响朝阳瑞世鸣,喧啾百鸟谩关情。
却凭千古丝桐在,传得岐山一样声。
这首诗名为《神凤琴》,是元代诗人宋褧所作。诗中通过描绘朝阳下神凤琴的绝响,传达出一种瑞气降临世间的感觉。"绝响朝阳瑞世鸣"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琴声的非凡与吉祥,仿佛连朝阳也为之增色。"喧啾百鸟谩关情"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琴声的魅力,使得百鸟的嘈杂声音都显得无关紧要。
接下来的"却凭千古丝桐在","丝桐"代指琴,暗示了这把神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得岐山一样声","岐山一样声"暗指琴音如同古代名曲《岐山》般高雅,传达出一种传承千年的艺术精神,让人感受到琴声背后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神凤琴的赞美,寓言了音乐的力量以及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展现出诗人对艺术的敬仰和对历史的缅怀。
佛说西天竺,视如乾闼城。
而谁于卉物,南东强借称。
四维缺匪宜,朱穗百八盈。
俨从兜罗手,飞来證无生。
北亦有天竺,吾今正其名。
是地秋尝雪,渥丹积素擎。
丛益滋其繁,叶不改其青。
隐笑南方暄,耐寒孰不能。
行矣勉旃,者番去也,不似从前。
计一肩行李,囊疏落落;三千客路,裘不翩翩。
斜日半沉,冷云四合,欲雪天如中酒然。
前途杳,怅画楼人远,若个轻怜。到时彩结丝牵。
也休恋温存稳称眠。看玉人窗下,眉还敛翠;
老亲堂上,发已华颠。
鸳盟虽酬,牛衣可泣,努力云程早着鞭。
名成后,任春风鬓影,夜月香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