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隆玺禅师慕远公之金界探庐山之紫峰过我言别赋送此篇一首》
《隆玺禅师慕远公之金界探庐山之紫峰过我言别赋送此篇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上座闻僧凤,高文景誓莲。

体宗由得性,超果任穷年。

鹦鹉三千众,芙蕖十八贤。

高怀皆离日,妙观总弥天。

石镜留玄照,香垆续圣烟。

趾清庭选福,心秀刹求偏。

一钵游王舍,孤云度法筵。

东林堪宿树,北涧趁调弦。

鸟弄全标梵,花开悉露禅。

入溪刘并德,陟顶惠同肩。

别将衣作念,去以道为怜。

借取春堂月,驰光建业船。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为隆玺禅师与远公之别而作,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和禅宗修行的意境,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首联“上座闻僧凤,高文景誓莲”以“凤”喻僧人之灵性,以“莲”象征高洁,点明了禅师的非凡品质。颔联“体宗由得性,超果任穷年”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师在修行中的自由与超越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都能坚守本心,追求真理。

颈联“鹦鹉三千众,芙蕖十八贤”运用比喻手法,将众多弟子比作鹦鹉,形象地展示了禅师的广大学识与深厚的教化力量;“高怀皆离日,妙观总弥天”则赞美了禅师的智慧与境界,其思想如同日月般照亮人心,其见解深邃无边。

尾联“石镜留玄照,香垆续圣烟”描绘了禅师修行环境的庄严与神圣,石镜映照着深奥的智慧,香炉中升起的烟雾象征着圣洁的气息。最后,“趾清庭选福,心秀刹求偏”表达了对禅师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其言行举止如同清泉一般,滋润人心,心灵如同佛塔般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禅宗修行精神的赞颂,展现了禅师的高尚人格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深厚敬意和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食笋

竹君家多材,楚楚皆席珍。

成行著锦袍,玉色映市人。

惠然集吾宇,老眼檐光新。

曲生亦税驾,共慰藜藿贫。

不待月与影,三人宛相亲。

可怜管城子,头秃事苦辛。

按谱虽同宗,闻道隔几尘。

诗成聊使写,一笑惊比邻。

(0)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其三

客子今年驼褐宽,邓州三月始春寒。

帘钩挂尽蒲团稳,十丈虚庭借雨看。

(0)

菩萨蛮·其二元夕立春

春城办得红蕖了。红蕖未点春先到。新月入新年。

方才今夜圆。云屏谁为隔。肠断金钗客。

好语写春幡。都教席上看。

(0)

八声甘州.送翁时可如宛陵

问缠腰跨鹤,事如何,人生最风流。

怕江边潮汐,世间歧路,只是离愁。

白马青衫往事,赢得鬓先秋。

目送红桥晚,几番行舟。

兰佩空馀依黯,便南风吹水,人也难留。

但从今别后,我亦似浮沤。

敬亭上、半床琴月,记弹将、寒影落南州。

秋声里,塞鸿来后,为而登楼。

(0)

朝中措·其三代谭德称作

咚咚傩鼓饯流年。烛焰动金船。

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

文园谢病,兰成久旅,回首凄然。

明月梅山笛夜,和风禹庙莺天。

(0)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人迹所罕至也

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

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

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著脚。

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

大岩空腔谁所刳,绝壁峭立端疑削。

坡平或可坐百人,峡束仅容飞一鹤。

蛇蹊岌岌头自眩,鬼谷惨惨神先愕。

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镌非镌凿非凿。

残碑不禁野火燎,造物似报焚书虐。

人民城郭俱已非,烟海浮天独如昨。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