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酒妆秾,摸碑廊静,梵天春晚。
记旧游、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
暖玉倚云娇无力,著人处、天香吹袖满。
忘归去,对油幕半开,日斜经院。莺花正愁梦短。
奈一例、华鬘催劫换。
傍石幢凉雨,残僧还说,沈香新怨。
泪湿洛阳东风谱,怕衔尽、蔫红成鹿苑。
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
酣酒妆秾,摸碑廊静,梵天春晚。
记旧游、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
暖玉倚云娇无力,著人处、天香吹袖满。
忘归去,对油幕半开,日斜经院。莺花正愁梦短。
奈一例、华鬘催劫换。
傍石幢凉雨,残僧还说,沈香新怨。
泪湿洛阳东风谱,怕衔尽、蔫红成鹿苑。
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
这首词以法源寺的牡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夜赏花的画卷。"酣酒妆秾"四字,写出牡丹盛开时的艳丽与醉人的氛围。"摸碑廊静,梵天春晚"则营造出寺庙宁静而神秘的环境,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通过描绘赏花者的动作和神态,展现出他对牡丹的喜爱与专注。"暖玉倚云娇无力,著人处、天香吹袖满",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容牡丹如温润美玉般娇柔,香气四溢,令人陶醉。
"忘归去"至"日斜经院",进一步渲染了赏花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情景,夕阳斜照下的寺庙更显静谧。接下来的"莺花正愁梦短",借莺花之愁,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奈一例、华鬘催劫换"表达出繁华易逝的感慨,"沈香新怨"则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泪湿洛阳东风谱",以洛阳的典故寄托哀思,"怕衔尽、蔫红成鹿苑",写出了牡丹凋零后的凄凉景象。
最后,"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词人借牡丹凋零引发的全城之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惋惜,以及自己在避风台上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
整体来看,朱祖谋的这首《大圣乐·法源寺牡丹》词藻华丽,情感深沉,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寄寓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哲理。
溽暑烦襟困郁蒸,挥毫落纸赋憎蝇。
窗中列岫清如洗,便拟移居最上层。
富贵逼人何日了,飘茵落溷徒纷扰。
况我身居华屋中,雕栏紫阁如蓬岛。
一望云霞一慨然,平生山水有深缘。
却思昨夜清凉梦,直到匡庐看瀑泉。
仙音泠泠供洗耳,浣尘正要聪明水。
一条白练玉龙飞,千古常新谁得拟。
长风浩浩袭衣轻,遥指天边桂月明。
万顷玻璃身一叶,人间何事更关情。
青云冉冉随风漾,蘧然一觉惊绡帐。
罗衾展转不成眠,恍忽犹疑行雾上。
烟消日出霁霞生,鸟语花间报早晴。
梦寐閒思何足忆,会当鼓翼指霄程。
五岳起方寸,烟霞积胸襟。
高怀多佳觏,奚必求山林。
积石写青山,磊落亦崎嵚。
割削擅化工,幽灵生妙心。
以兹育群才,巨细咸足任。
以兹参物理,取舍成升沈。
渊衷宁可量,小叩识元音。
愿贞构缔怀,良图古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