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圣乐.法源寺牡丹》
《大圣乐.法源寺牡丹》全文
清 / 朱祖谋   形式: 词

酣酒妆秾,摸碑廊静,梵天春晚。

记旧游、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

暖玉倚云娇无力,著人处、天香吹袖满。

忘归去,对油幕半开,日斜经院。莺花正愁梦短。

奈一例、华鬘催劫换。

傍石幢凉雨,残僧还说,沈香新怨。

泪湿洛阳东风谱,怕衔尽、蔫红成鹿苑。

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

(0)
鉴赏

这首词以法源寺的牡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夜赏花的画卷。"酣酒妆秾"四字,写出牡丹盛开时的艳丽与醉人的氛围。"摸碑廊静,梵天春晚"则营造出寺庙宁静而神秘的环境,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通过描绘赏花者的动作和神态,展现出他对牡丹的喜爱与专注。"暖玉倚云娇无力,著人处、天香吹袖满",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容牡丹如温润美玉般娇柔,香气四溢,令人陶醉。

"忘归去"至"日斜经院",进一步渲染了赏花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情景,夕阳斜照下的寺庙更显静谧。接下来的"莺花正愁梦短",借莺花之愁,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奈一例、华鬘催劫换"表达出繁华易逝的感慨,"沈香新怨"则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泪湿洛阳东风谱",以洛阳的典故寄托哀思,"怕衔尽、蔫红成鹿苑",写出了牡丹凋零后的凄凉景象。

最后,"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词人借牡丹凋零引发的全城之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惋惜,以及自己在避风台上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

整体来看,朱祖谋的这首《大圣乐·法源寺牡丹》词藻华丽,情感深沉,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寄寓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哲理。

作者介绍

朱祖谋
朝代:清   字:藿生   号:沤尹   籍贯:浙江吴兴   生辰:1883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猜你喜欢

与角子夜话怀姜山江宁二首·其一

相对复何语,灯摇此夕情。

无心居野寺,有梦到江城。

恩在身名重,缘抛道谊轻。

谁当信畴昔,期尔尽生平。

(0)

甲午感事

群流无策可安边,促漏遥钟罢讲筵。

圣孝未忘天下养,瑶池犹自进歌弦。

(0)

宿大觉寺

十亩松阴满寺凉,一条瀑布界山光。

峰峦青逼衣裳冷,灯火红盘栈路长。

时有微香来佛座,偶闻孤磬出僧房。

游人对坐浑无睡,明日登山礼佛忙。

(0)

午窗苦热偶与三妹话及昨宵梦境诗以记之

溽暑烦襟困郁蒸,挥毫落纸赋憎蝇。

窗中列岫清如洗,便拟移居最上层。

富贵逼人何日了,飘茵落溷徒纷扰。

况我身居华屋中,雕栏紫阁如蓬岛。

一望云霞一慨然,平生山水有深缘。

却思昨夜清凉梦,直到匡庐看瀑泉。

仙音泠泠供洗耳,浣尘正要聪明水。

一条白练玉龙飞,千古常新谁得拟。

长风浩浩袭衣轻,遥指天边桂月明。

万顷玻璃身一叶,人间何事更关情。

青云冉冉随风漾,蘧然一觉惊绡帐。

罗衾展转不成眠,恍忽犹疑行雾上。

烟消日出霁霞生,鸟语花间报早晴。

梦寐閒思何足忆,会当鼓翼指霄程。

(0)

署斋卉物诗·其三

五岳起方寸,烟霞积胸襟。

高怀多佳觏,奚必求山林。

积石写青山,磊落亦崎嵚。

割削擅化工,幽灵生妙心。

以兹育群才,巨细咸足任。

以兹参物理,取舍成升沈。

渊衷宁可量,小叩识元音。

愿贞构缔怀,良图古所钦。

(0)

纳凉

一白月光满,苍筤疏影横。

花欹香鬓薄,露裛葛衣轻。

蛩语迎风急,萤飘点水明。

小窗帘半卷,银汉望盈盈。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