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水落羚羊峡。危樯欲渡愁云压。肠断岭猿鸣。
南来第一声。上滩争宿处。月黑闻人语。
不辨戍楼烟。维舟江那边。
苍梧水落羚羊峡。危樯欲渡愁云压。肠断岭猿鸣。
南来第一声。上滩争宿处。月黑闻人语。
不辨戍楼烟。维舟江那边。
此诗描绘了晦夜端州道中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首句“苍梧水落羚羊峡”,苍梧之地,水位渐低,羚羊峡显得更为辽阔,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接着,“危樯欲渡愁云压”一句,危立的船桅在厚重的乌云下显得格外无助,仿佛预示着前行的艰难与不确定。
“肠断岭猿鸣”一句,山岭间传来的猿猴哀鸣,直击人心,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似乎连自然界的生灵都在为他忧愁。“南来第一声”强调了这声音的独特性,它不仅是对旅途的注脚,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强烈表达。
“上滩争宿处,月黑闻人语”描绘了夜晚行舟时的情景,船只在激流中奋力上行,寻找合适的停泊地点。黑暗中,隐约传来的人声,更添了几分神秘与不安。最后,“维舟江那边”一句,诗人将舟系于江边,结束了一天的漂泊,但内心的波澜却难以平息。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困境时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高堂风露生凉秋,兴来乘月登西楼。
杜宽对客被短褐,独吹觱栗惊群优。
移商换羽穷雕锼,箜篌匏笙声不侔。
梨园宫人清泪收,昔闻此曲供王侯。
金花玉管苍凤头,当筵咿哑和《梁州》。
缓急应节如解牛,清风席上寒飕飗。
关山叶落清渭流,朝供暮奉何时休。
归来白屋书谩抽,走谒高贵多请求。
拨剌惊鱼度寒湫,山空鹤怨中夜愁。
时作低韵同羌讴,赵公一闻能解忧。
先生作歌君少留,昔曾天上聆锵球。
翕如鸾凤鸣丹丘,听之不厌两耳浮。
便当携君跨双虬,拂衣和曲参天游。
青州刺史河上坟,坟不可识碑仍存。
维舟上读半磨灭,使君乃缘戚里恩。
当时赐葬宜过厚,冢阙树立须雄尊。
岂知陵谷有迁变,石马尽没龟趺蹲。
驿夫指我元傍岸,县官恐坠移高原。
岸滨往往多古冢,零落空馀秋草根。
至今父老传谶记,野人之语那足论。
我疑其藏必深锢,或谓已被湍流吞。
安得壮士塞河水,万古莫令开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