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丈大智禅师真赞》
《百丈大智禅师真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以实问答,空可青黄。以意求道,神落阴阳。

阴阳不测,脱略阴界。青黄摸画,果因不昧。

我有大机,佛无密语。如师子王,露地方踞。

称性文字,随分丛林。如以妙指,发和雅音。

同世之波,寿九十二。护持心宗,谥曰大智。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为百丈大智禅师所作的赞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师的智慧与修为。

"以实问答,空可青黄",以实际的问答方式,揭示了空性的本质,如同青黄两色,既独立又相互依存,体现了禅宗对空性和实有的深刻理解。

"以意求道,神落阴阳",通过心灵的探索去追寻真理,神游于阴阳之间,表达了禅宗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哲学思想。

"阴阳不测,脱略阴界",阴阳变化莫测,禅师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了精神的自由境界。

"青黄摸画,果因不昧",青黄两色如同摸画,果因关系清晰明了,禅师洞察一切,不被表象迷惑。

"我有大机,佛无密语",禅师拥有大智慧,佛的教诲并非秘密,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来领悟。

"如师子王,露地方踞",禅师如同狮子王,稳坐山头,威严而自在,象征着禅师的权威与力量。

"称性文字,随分丛林",禅师的文字表达符合其本性,如同在丛林中自由行走,自然而不造作。

"如以妙指,发和雅音",禅师如同用灵巧的手指弹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表达了禅师的智慧与艺术的结合。

"同世之波,寿九十二",禅师与世间万物共存,度过了九十二个春秋,体现了生命的长久与智慧的传承。

"护持心宗,谥曰大智",禅师守护着内心的宗义,被尊称为“大智”,彰显了其在禅宗领域的卓越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和修行境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师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又作二绝·其二

客至书来总不知,却缘迩日吠声稀。

蛛丝网遍常行处,犹道奔逃未肯归。

(0)

次韵汪教授木犀

治药呼医懒出门,每闻乐事漫消魂。

秋花带雨寒犹在,老病寻诗日更昏。

但见晚霞翻雨脚,不知山石是云根。

主人有意留岩桂,要使贫交奉一尊。

(0)

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其三

闽山固多奇,闽士亦多杰。

弱水不胜舟,有此积立铁。

胡刘守节意,亦岂待言说。

堂堂混众流,此固不得折。

(0)

即事四绝·其三

问柳寻花懒不知,登山临水病难为。

日长客去松阴静,强课儿曹学和诗。

(0)

刺刺龊龊疥欲作,今年去年只如昨。

人生纵病莫病此,此病虽轻更作恶。

寒窗夜长灯烬落,败人禅观妨人乐。

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此疮闲处著。

(0)

谢潘义荣送菊二首·其二

渐开粉白间微黄,肯与新橙一例香。

送与衰翁元未称,且留青蕊作重阳。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