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澧州张舍人笛》
《寄澧州张舍人笛》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发匀肉好生春岭,截玉钻星寄使君。

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

楼中威凤倾冠听,沙上惊鸿掠水分。

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

(0)
注释
发匀肉好:肌肤匀称。
生春岭:新生的春岭。
截玉钻星:如切割美玉映照星辰。
使君:使者。
檀的染:檀香染色。
痕半月:半月形痕迹。
落梅飘处:落梅飘落之处。
响穿云:声音穿透云层。
楼中威凤:楼中的凤凰。
倾冠听:倾听着。
沙上惊鸿:沙滩上的惊鸿(飞鸟)。
掠水分:掠过水面。
紫泥封诏:紫色封印的圣旨。
罢:完毕。
禁墙:宫墙。
翻译
肌肤匀称如春岭新生,美玉般肌肤映星辰寄予使者。
檀香染色如半月痕迹,落梅轻飘,声音穿透云霄。
楼中凤凰似倾冠聆听,沙滩上惊鸿掠过水面。
遥想圣旨封印完毕之时,深夜里这声音或许能越过宫墙传入耳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物品的精妙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职的渴望。诗中融合了生动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发匀肉好生春岭”一句,以山岭生长着鲜美的野兽为比喻,形容物产丰富,暗含对远方友人生活安好的祝愿。接下来的“截玉钻星寄使君”,则通过精巧雕刻玉石以示敬意,表达了诗人想要传递给友人的深情厚谊。

“檀的染时痕半月”这一句,以檀木之美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物品的陈旧,半月形状的檀木上留下了岁月的印记。紧接着,“落梅飘处响穿云”,描绘的是落梅随风飘散,其声音穿透云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楼中威凤倾冠听”一句,以楼中的雄鹰比喻高洁独立的品格,而“沙上惊鸿掠水分”,则以大雁飞越沙滩,掠起水花为喻,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追随。

最后,“遥想紫泥封诏罢”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诏书的渴望,而“夜深应隔禁墙闻”,则透露出即便是在深夜静寂中,也期待着能够听到来自外界的消息,尤其是与官方相关的信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多种意象和场景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仕途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一

高堂朝夕奉姑嫜,冬里温汤夏扇凉。

不是西山春日薄,只抛孤妾亦何妨。

(0)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九十

心如金钿只须坚,归早归迟总信天。

错听几声檐外鹊,朝朝江口望郎船。

(0)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七十四

午梦惊回是兀谁,阿奴偷撚紫箫吹。

寒声未断肠先断,怨曲将成泪已垂。

(0)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六十三

别意空凭远信传,几回临起复缠延。

天长白雁捎将去,只在云南若个边。

(0)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六十四

初开草堂三五日,池上鸥鹭日频来。

桃花枝嫩未堪折,杨柳阴疏还更栽。

(0)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四十三

云本无心偶出山,幽林薄暮鸟知还。

如何世上驰驱子,只在红尘扰扰间。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