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所欲往路无远,暖韭早梅政堪剪。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
忽如云散倏萍聚,无何有乡是归处。
寄声为谢黄面仙,焉用七重围宝树。
意所欲往路无远,暖韭早梅政堪剪。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
忽如云散倏萍聚,无何有乡是归处。
寄声为谢黄面仙,焉用七重围宝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林间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情趣。"意所欲往路无远"表达了隐者的心境自由,无拘无束,不受外界干扰。"暖韭早梅政堪剪"则是隐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联结。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中的"相逢"指的是偶尔遇见,而"大胜"可能暗示了一种修炼或精神上的追求。整句话流露出隐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某种精神层面追求的坚持。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则表现出隐者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世间名利的漠视。这里的"鱼军容"可能是对某种权力或统治形态的比喻。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中,隐者自称"一山",表明其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礼节的不屑一顾。
"忽如云散倏萍聚,无何有乡是归处"则是对生活无常和人生无住的感慨。隐者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尽管现实世界充满变数,但内心的平静却是他永恒的追求。
最后两句"寄声为谢黄面仙,焉用七重围宝树"中,"黄面仙"可能指的是某位道教仙人或隐者的尊称,而"七重围宝树"则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修炼的境界。整句话传达出对高尚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者的生活写照,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是一首蕴含深意、情趣浓郁的山水田园诗。
吏议推穷旧话言,畏途迢递冒风澜。
两词罢对文移绝,一室常眠枕席寒。
郁郁久居人共叹,皇皇求义我知难。
谁将羑里匡陈事,便作閒堂紫极看。
羹无盐,餐无鱼,吁嗟先生胡不归。
无鱼何以充口腹,无盐何以滋肌肤。
太学韩公叹寂寞,朝齑暮盐犹有馀。
冯驩弹铗歌未已,素鳞坐见来行厨。
奈何淡泊两无有,坐啮蠹简形容枯。
先生抚掌付一笑,书中有味甘如腴。
人生饥饱皆梦幻,风俗况与承平殊。
忆昔闾阎正殷富,斫鲜煮海誇荆吴。
巨商满载出都会,万船衔尾如鹥凫。
和羹饲犬土同价,物理盛极逢乘除。
风尘澒洞商贾绝,千钱所得才锱铢。
由来事势本无据,变化反复如摴蒱。
先生谋道不谋食,疏饭饮水真良图。
流落江湖万里归,相逢自慰已差池。
初闻好句惊人倒,悔过东庭识面迟。
握手宁知无贺监,结交谁复许袁丝。
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望关河、试穷遥眼,新愁似丝千缕。
刘郎豪气今何在,应是九疑三楚。堪恨处。
便拚得、一生寂寞长羁旅。无人寄语。
但吊麦伤桃,边松倚竹,空忆旧诗句。
文章事,到底将身自误。功名难料迟暮。
鹑衣箪食年年瘦,受侮世间儿女。君信否。
尽县簿高门,岁晚谁青顾。何如引起。
任槎上张骞,山中李广,商略尽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