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僻走世喧,吟静追古意。
解巾卧柔碧,虚怀揖爽气。
漏竹日脚红,出亭山尖翠。
偷閒兴未足,迟迟动归辔。
杖僻走世喧,吟静追古意。
解巾卧柔碧,虚怀揖爽气。
漏竹日脚红,出亭山尖翠。
偷閒兴未足,迟迟动归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喧嚣的尘世中抽身,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古朴之美的过程。诗中的“杖僻走世喧”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穿越繁忙都市的场景,以“杖僻”二字形象地刻画了行进中的不便与艰难,反衬出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吟静追古意”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吟诵诗歌来追寻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追求一种超越现实、回归自然的心境。接下来的“解巾卧柔碧,虚怀揖爽气”,描绘了诗人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躺在柔软的绿草上,心怀空灵,接受清新的空气,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和谐。
“漏竹日脚红,出亭山尖翠”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日光透过竹叶洒在地面上,形成红色光影的画面,以及远处山峰尖尖,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最后,“偷閒兴未足,迟迟动归辔”表达了诗人虽然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愉悦,但内心仍渴望更多这样的时光,于是缓缓地准备离开,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这种矛盾的心情,既是对当下美好时刻的珍惜,也是对未来继续探索内心世界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
我公独何往,剑履在此堂。
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
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
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抚江湘。
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
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
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徬徨。
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
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
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
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
”坐令此空山,名与日月彰。
千秋定军垒,岋嶪遥相望。
贱子来岁阴,烈风振高冈。
下马九顿首,抚膺泪淋浪。
山颓今几年,志士日惨伤。
中原尚腥膻,人类几豺狼。
公还浩无期,嗣德炜有光。
恭惟宋社稷,永永垂无疆。
《拜张魏公墓下》【宋·朱熹】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我公独何往,剑履在此堂。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西征奠梁益,南辕抚江湘。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徬徨。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坐令此空山,名与日月彰。千秋定军垒,岋嶪遥相望。贱子来岁阴,烈风振高冈。下马九顿首,抚膺泪淋浪。山颓今几年,志士日惨伤。中原尚腥膻,人类几豺狼。公还浩无期,嗣德炜有光。恭惟宋社稷,永永垂无疆。
https://shici.929r.com/shici/Np6GGCmX.html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
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
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
何须曲老,浩荡心常醉。
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
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