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一何长,深谷自迤逦。
云木青无边,群峰各峻峙。
鸟道缘崖巅,危栈架江涘。
冥冥叫子规,决决响溪水。
累日山峡中,陟降亦劳只。
古来蜀道难,此道难莫儗。
自我入蜀门,今已一年矣。
既乏督办能,兼负素餐耻。
而况鬓发苍,胡宁不知止。
上章乞解绶,诏许感不已。
虽云此谷险,且遂北归喜。
行色宣柔毫,庶用传孙子。
褒斜一何长,深谷自迤逦。
云木青无边,群峰各峻峙。
鸟道缘崖巅,危栈架江涘。
冥冥叫子规,决决响溪水。
累日山峡中,陟降亦劳只。
古来蜀道难,此道难莫儗。
自我入蜀门,今已一年矣。
既乏督办能,兼负素餐耻。
而况鬓发苍,胡宁不知止。
上章乞解绶,诏许感不已。
虽云此谷险,且遂北归喜。
行色宣柔毫,庶用传孙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薛瑄在褒斜道中的所见所感。褒斜道,是古代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重要通道,以其险峻著称。诗中,薛瑄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条道路的漫长与艰险。
首句“褒斜一何长”,直接点出道路之长,引人入胜。接着,“深谷自迤逦”描绘了山谷的蜿蜒曲折,展现出道路的险峻。随后,“云木青无边,群峰各峻峙”两句,通过云雾缭绕的树木和高耸入云的山峰,进一步渲染了道路的幽深与壮丽。
“鸟道缘崖巅,危栈架江涘”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悬崖峭壁间行走,以及沿江边搭建的危险栈道,体现了道路的艰难与险恶。紧接着,“冥冥叫子规,决决响溪水”两句,通过子规鸟的叫声和溪水的潺潺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累日山峡中,陟降亦劳只”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山峡中跋涉的艰辛与劳累。接下来,“古来蜀道难,此道难莫儗”两句,将褒斜道与其他蜀道相比较,强调其难以逾越的险峻。最后,“自我入蜀门,今已一年矣”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对蜀道的深刻体验。
“既乏督办能,兼负素餐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和未能有效履行职责的自责与愧疚。“而况鬓发苍,胡宁不知止”则流露出年华老去、力不从心的感慨。面对这些困境,诗人最终“上章乞解绶,诏许感不已”,请求辞官归隐,这一决定既是对自身状况的无奈接受,也是对内心追求的一种释放。
最后一句“虽云此谷险,且遂北归喜”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险峻道路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险峻,更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哲思,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