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栖一所作,名为《垓下怀古》。从内容来看,诗人在缅想着历史上的往事,感慨万千。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这里诗人提到的是秦朝的都城咸阳,以及战国时期楚国的音乐,这两者都是古代文化和政治的象征。咸阳代表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强大帝国,而楚歌则带有哀怨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这两句诗中,"八千子弟"指的是秦朝时期被迫去修建长城和宫室的无数工匠与士兵,而"万里鸿沟"则是形容长城的宏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些古代劳动人民命运的思考。
"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这一句中,"弓指"象征着战争和武力,而"血流垓下"则描绘了一场惨烈的战役。"定龙蛇"可能是用来形容古代英雄人物或是对战事的比喻。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最后两句,"拔山"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的巨大工程,比如修建长城和阿房宫,这些都显示了当时统治者的雄心。然而,"乌江水"与"空浪花"则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消逝和虚幻感,表明这些曾经震撼世界的事物最终都成为过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事迹、时代变迁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慨。
予本四方人,慷慨赴天路。
幸托金兰交,再蒙盐车顾。
端怀素居忧,岂乏同袍赋。
侧身向长安,凝望几朝暮。
浮阴结苑墙,年华落宫树。
是非金玉姿,安能磐石固。
时欲往从之,驽马不能步。
相思在相知,因风寄情愫。
庭柯含远风,时暑散烦襟。
岂乏华屋爽,适我良所钦。
颇爱陶彭泽,五斗北窗阴。
南薰来前楹,何必怀千金。
野居自云乐,俯仰遂素心。
素心亦何有,息影眷山林。
岁月忽已迈,江湖一以深。
手持一编书,中有太古音。
诵言消永夏,是非遗昨今。
江河赴东流,日月西驰速。
天运有乘除,人事工报复。
如何首阳薇,一去无后禄。
子云最和同,符命手自录。
婉婉舒我言,往往覆人国。
亦知重身图,谁家非骨肉。
伊余六尺躯,宁用千钟粟。
祸福止一时,安能辨直曲。
浩歌归去来,田中有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