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若木喷奇观,吐蕊铺朱刺眼寒。
映日疑凝千滴血,烘云全迸一团丹。
看培海国高文丽,似补中天正色完。
彩颖遥挥霞片片,惊翻斗际落星弹。
东瀛若木喷奇观,吐蕊铺朱刺眼寒。
映日疑凝千滴血,烘云全迸一团丹。
看培海国高文丽,似补中天正色完。
彩颖遥挥霞片片,惊翻斗际落星弹。
此诗描绘了刺桐花的壮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诗人潘鼎圭在《刺桐花》中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将刺桐花的美丽与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东瀛若木喷奇观”,以“若木”象征刺桐花,将其比作东方神话中的神树,暗示其非凡的美丽与神秘。接着,“吐蕊铺朱刺眼寒”一句,通过“吐蕊”和“铺朱”描绘出刺桐花盛开时的热烈与鲜艳,同时“刺眼寒”则巧妙地表现了花朵的醒目与冷艳之美。
“映日疑凝千滴血,烘云全迸一团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刺桐花的色彩与光影效果。阳光下,花朵仿佛凝结了无数滴鲜血,而云层被映照成一片深红,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刺桐花的鲜艳,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
“看培海国高文丽,似补中天正色完”则是对刺桐花在文化与自然景观中的重要地位的赞美。诗人将刺桐花比作“海国”的瑰宝,强调其在地方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并将其与天空中的正色相提并论,寓意其如同天空之中的光辉,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最后,“彩颖遥挥霞片片,惊翻斗际落星弹”以“彩颖”形容刺桐花的色彩斑斓,犹如天边飘散的霞光,又如斗转星移间掉落的流星,形象地展示了刺桐花在空中飘扬的姿态,以及其给人带来的惊喜与震撼。
整首诗通过对刺桐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美的特质,还蕴含了对文化传承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韩范天下贤,褒贬不妄出。
舌端有春秋,所与惟其实。
一举十五丧,富贵所难必。
公孙贱且贫,兹事乃能毕。
心追古人高,迹付今人述。
二老首形容,昭劝无终日。
伊予特后闻,叹恨颇自失。
东望天山平,风松正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