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
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
宿造毡庐开,行逢猎骑合。
献鲜秃发驰,问译华言答。
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榼。
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
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阊阖。
乃知日月光,照必蛮夷匝。
归来易轻裘,赐对延英閤。
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
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
宿造毡庐开,行逢猎骑合。
献鲜秃发驰,问译华言答。
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榼。
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
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阊阖。
乃知日月光,照必蛮夷匝。
归来易轻裘,赐对延英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祖择之学士北使》,描绘了祖择之作为使者出使燕山艰苦环境下的情景。诗中通过“燕山常苦寒”、“路长人马愁”、“冰生盘”、“酒冻榼”等细节,展现了北方冬季严寒和旅途艰辛。使者与当地民族交流的场景也体现了文化交融,“献鲜秃发驰,问译华言答”,显示出外交活动的友好与尊重。
“国礼何勤纳”表达了对祖择之尽职尽责、遵守礼仪的赞扬,而“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阊阖”则寄托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关怀和天下大同的愿望。最后以“归来易轻裘,赐对延英閤”收尾,既写出使者归来的温暖,又暗示了朝廷的嘉奖,整首诗寓含了对使者出使成功的赞美和对国家大义的歌颂。
吾师来曲江,落落伟丈夫。
灵标峙松雪,清韵辉冰壶。
谈高文字间,欲趋仁义途。
飘然迹无累,青天白云孤。
振衣下怀楚,遂欲游京都。
京都贵人多,骈门耀金朱。
仁义卜知已,谁不顾子庐。
况子兼外学,妙达性命枢。
言随祸福应,名利惟所呼。
一出玩世故,应忆旧山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