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

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

宿造毡庐开,行逢猎骑合。

献鲜秃发驰,问译华言答。

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榼。

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

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阊阖。

乃知日月光,照必蛮夷匝。

归来易轻裘,赐对延英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īxuéshìběi使shǐ
sòng / méiyáochén

yànshānchánghánhàn使shǐshèqióng

chángrénchóufēngshāxiàn

宿zàozhānkāixíngféngliè

xiànxiānchíwènhuáyán

měishíbīngshēngpányǐnjiǔdòng

jiànqiúchángshíguóqín

zhōngcháohòurénēnhǎiwàngchāng

nǎizhīyuèguāngzhàomán

guīláiqīngqiúduìyányīng

注释
燕山:北方山脉,这里指代寒冷地区。
穷腊:寒冬腊月,冬季最冷的时候。
毡庐:用毛毡搭建的简易住所。
猎骑:打猎的骑兵。
秃发:指北方民族的习俗,剃去头发。
华言:汉语,中原的语言。
勤纳:恭敬地接纳。
阊阖:古代宫殿的门,这里指朝廷。
蛮夷:古代对边远地区或异族的称呼。
延英閤:皇宫中的殿堂,用于接见重要官员或使者。
翻译
燕山常年苦寒,汉使度过艰难的腊月。
道路漫长行人马匹都忧虑,风急吹起沙砾和雪片纷飞。
夜晚在毡帐住宿,白天遇见打猎的队伍交错而过。
献上新鲜的野味,他们剃发的习俗,通过翻译回答我们的询问。
每餐都是冰冷的盘子,想喝酒也是冻住的酒壶。
见到他们的首领,我们恭敬地送上朝廷礼仪。
中央朝廷仁德深厚,天下人都期待着它的恩惠。
这才明白,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必定普照到边远之地。
归来后换上轻暖的皮袍,被邀请在延英阁接受赐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祖择之学士北使》,描绘了祖择之作为使者出使燕山艰苦环境下的情景。诗中通过“燕山常苦寒”、“路长人马愁”、“冰生盘”、“酒冻榼”等细节,展现了北方冬季严寒和旅途艰辛。使者与当地民族交流的场景也体现了文化交融,“献鲜秃发驰,问译华言答”,显示出外交活动的友好与尊重。

“国礼何勤纳”表达了对祖择之尽职尽责、遵守礼仪的赞扬,而“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阊阖”则寄托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关怀和天下大同的愿望。最后以“归来易轻裘,赐对延英閤”收尾,既写出使者归来的温暖,又暗示了朝廷的嘉奖,整首诗寓含了对使者出使成功的赞美和对国家大义的歌颂。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新桥

碧光新近跨长桥,免使游人隔岸招。

想像蓬瀛今彷佛,丁宁风雨莫漂摇。

少浮蛟蜃平生气,才露虹霓一半腰。

明月满天天似水,直疑霄汉路非遥。

(0)

茶花二首·其二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0)

贺滕元发守吴兴

清风楼下两溪春,三十馀年一梦新。

欲识玉皇香案吏,水晶宫主谪仙人。

(0)

次韵答王定国

江州居士赴东城,旬月相忘不寄声。

闭户迩来能避谤,求田何处欲归耕。

笔端浩荡词逾壮,胸次崔嵬气未平。

我有白羊新赐酒,浇愁聊可一杯倾。

(0)

送僧常荫

吾师来曲江,落落伟丈夫。

灵标峙松雪,清韵辉冰壶。

谈高文字间,欲趋仁义途。

飘然迹无累,青天白云孤。

振衣下怀楚,遂欲游京都。

京都贵人多,骈门耀金朱。

仁义卜知已,谁不顾子庐。

况子兼外学,妙达性命枢。

言随祸福应,名利惟所呼。

一出玩世故,应忆旧山隅。

(0)

力仙·其一

崆峒道人良多识,易以真为难以力。

岂无群圣可相师,亦有一篇言道德。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