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飞,游丝扬,两地相逢不相让。
毕竟杨花性更柔,因风复上杨枝上。
游丝一缕当空垂,欲落不落花蕤蕤。
须臾驻向花阴去,有意寻之不知处。
杨花飘荡丝缠绵,游子心伤望远天。
寄语高楼休极目,鸟啼花落自年年。
杨花飞,游丝扬,两地相逢不相让。
毕竟杨花性更柔,因风复上杨枝上。
游丝一缕当空垂,欲落不落花蕤蕤。
须臾驻向花阴去,有意寻之不知处。
杨花飘荡丝缠绵,游子心伤望远天。
寄语高楼休极目,鸟啼花落自年年。
这首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春昼曲》描绘了春天里杨花纷飞、游丝飘荡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游子思乡之情。首句“杨花飞,游丝扬”,以杨花和游丝的动态起笔,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两地相逢不相让”暗示了游子与故乡的难以割舍,杨花的随风飘荡象征着游子的漂泊不定。
“毕竟杨花性更柔”进一步强调杨花的轻盈与柔弱,与游子的内心感受相呼应。“因风复上杨枝上”则描绘了杨花随风而动,似乎在寻找归宿,也暗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游丝的形象,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寻找,却又无法触及的无奈。
“须臾驻向花阴去,有意寻之不知处”写出了游子对杨花踪迹的追寻,却始终不得其解,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最后两句“杨花飘荡丝缠绵,游子心伤望远天”,直接抒发了游子的离愁别绪,望着远方的天空,感叹时光荏苒,花开花落,人事如梦。
整体来看,《春昼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情感深度。
莽莽风沙溷此身,眼明云水得斯人。
今无古有士相见,花好日长天莫春。
画饼声名聊啖俗,倾河意气对披真。
舣舟正好同吾发,别一仙源可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