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冬题欲雪辰,翻思炎暑渴生尘。
梧桐世上知多少,解得乘凉只此人。
夏景冬题欲雪辰,翻思炎暑渴生尘。
梧桐世上知多少,解得乘凉只此人。
这首诗以“梧阴洗研图”为背景,描绘了夏日炎炎中的一抹清凉之感。诗人通过对比夏与冬、炎暑与欲雪的景象,表达了对夏日酷热的厌倦和对清凉的渴望。梧桐树下,仿佛是避暑的最佳去处,而“解得乘凉只此人”,则点明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诗人能够真正感受到清凉的惬意。此诗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梧桐树的阴凉比喻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在明代文人画风的影响下,诗人将这种情感寄托于具体的物象之中,使得作品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
落花堆里,剩半丝一缕,呼之欲出。
人在小窗扶病起,恍惚似闻声息。
玉已成烟,香拼化土,此恨终难灭。
苔荒院冷,知它多少凄咽。
堪叹从古佳人,几多艳魄,曾与君同劫。
回首淡烟凉月夜,春梦了无痕迹。
悄悄冥冥,酸酸楚楚,偷向墙阴泣。
晓风吹散,却从何处寻觅。
又索新吟矣。记年华、已经十一,诗才四纸。
每到小除重展读,太觉光阴弹指。
回首忆、寒梅花里。
自放湘帘香偶品,累诗人、诗价偿无已。
想不厌,痴如此。今年定有佳章纪。
庆团圆、天伦乐事,问谁能似。
去岁君归刚十日,来岁又应千里。
便得句、亦凭双鲤。
爆竹声中词代柬,听松庐、酒熟灯如绮。
料诗兴,勃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