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心赏有高踪,更喜夤缘造化中。
语次欲传须柳子,诗宗不愧是江翁。
无言可究称醇德,有眼能看拜下风。
共睹谢庭兰玉秀,只今攀桂广寒宫。
平生心赏有高踪,更喜夤缘造化中。
语次欲传须柳子,诗宗不愧是江翁。
无言可究称醇德,有眼能看拜下风。
共睹谢庭兰玉秀,只今攀桂广寒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和惠国博韵》。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高人雅士的欣赏之情,特别赞赏那些在人生道路上能够顺应自然,展现出卓越才华的人物。他提到希望像柳子这样的才子能将自己的思想传递下去,同时也赞扬了诗人的宗师地位,认为其堪比江翁这样的大诗人。
诗人强调了品德的重要,认为无言之中也能体现出深厚的人格魅力,而慧眼识珠则表达出对他人才华的谦逊态度。最后,他以谢庭兰玉的比喻,赞美对方如兰芝般秀美,如今犹如攀桂之人,有望进入广寒宫般的高洁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的赞美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艺术成就的敬仰。
秋容淡薄晚烟孤,千里谁开水墨图。
欲借扁舟乘兴去,卧看月影弄风蒲。
雪涵疏星月既望,老桧长松倚千丈。
田夫渔父不爱惜,落向公家枕屏上。
枕屏映研连春冰,主人中夜卷寒藤。
诗成不写坐叹息,长松老桧无颜色。
海陵掾曹来作歌,却忆洞庭秋水多。
洞庭水多秋亦晚,如此枕屏星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