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午吟·其十一》
《戊午吟·其十一》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

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

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名为《戊午吟(其十一)》。诗中探讨了万物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物性来理解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首句“万物同生形不同”,指出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虽然在本质上都是生命体,但它们的形态各异。接着,“犬羊人性岂相通”则提出疑问,动物与人类在本质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何处?

“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两句,强调通过观察和理解自然界中的物性,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则,相信这些道德规范是圣贤智慧的结晶。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进一步阐述,仁爱与正义并非仅存在于明辨是非之外,而是在日常行为中更为关键。愚昧与无知往往会在具体事务处理中导致偏颇。

最后,“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表明尽管这些道理看似难以达到,但通过自我反省(反躬自省),人们能够逐渐接近并实践这些道德原则。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引导读者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自我修养实现道德的提升。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首尾吟·其一○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慎独时。

人寿百年无以过,心游万仞待何为。

为谋须求心无愧,作事莫幸人不知。

诚尽鬼神犹且惧,尧夫非是爱吟诗。

(0)

秋怀三十六首·其十一

青蕉叶披敷,碧芦枝偃亚。

风雨萧萧天,更漏沉沉夜。

彼物固无嫌,此情又何讶。

但念征路人,天涯尚留挂。

(0)

忧喜吟

大喜与大忧,二者莫能寐。

二者若能寐,何忧事不治。

(0)

吾庐吟

吾亦爱吾庐,吾庐似野居。

性随天共淡,身与世俱疏。

遍地长芳草,满床堆乱书。

自从无事后,更不著工夫。

(0)

观三王吟

一片中原万里馀,殆非孱德所宜居。

夏商正朔犹能布,汤武干戈未便驱。

泽火有名方受革,水天无应不成需。

详知仁义为心者,肯作人间浅丈夫。

(0)

大笔吟·其二

酒喜小杯饮,诗快大字书。

不知人世上,此乐更谁如。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