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潮》
《观潮》全文
宋 / 齐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

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初似长平万瓦震,忽如圆峤六鳌移。

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0)
注释
滔天:形容水势极大,像要漫过天边。
冯夷:古代传说中的黄河之神,掌管水族。
平地波翻起:比喻原本平静的地方突然出现大波澜。
沧浪鼎沸:形容水势汹涌,如同煮沸的大锅。
长平万瓦震:借指大战时的剧烈震动。
圆峤六鳌移:圆峤指巨石或岛屿,六鳌是传说中的海中巨龟,形容巨浪如移动岛屿。
澄如练:形容水面清澈如白练。
安流往济时:安宁的水流用来比喻和平时期的社会秩序。
翻译
为何要如此嚣张逞威,驱使海神冯夷也惊慌逃离。
看到平地上的波涛翻涌,才知是大海深处正沸腾激荡。
起初像长平之战瓦砾震天,忽然又像巨屿被六只巨鳌推动。
只有等到水面平静如白练,才会迎来安宁的水流,以济世救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赏潮汐的壮丽景象,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感慨和赞美。开篇“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两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潮水如同巨兽般从远方汹涌而来,气势磅礴,显示出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潮水与平静陆地的对比之下,其力量和威猛程度。

接着,“初似长平万瓦震,忽如圆峤六鳌移”两句,以古代战役“长平之战”和神话传说中的巨兽“六鳌”作为喻体,形容潮水的壮观和迅速变化。"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潮汐最终平息、恢复宁静状态的期待,以及在这样的自然过程中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力量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中的起伏和变化持有一种接受与平静的态度。

作者介绍

齐唐
朝代:宋

(987—1074)越州会稽人,字祖之。齐廓弟。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两应制科秘阁皆首选,两对策皆在第一。言论切直,遭排去。后以著作佐郎知富阳,改南雄州签判。会交趾进麒麟,唐据史传非之,众服其博识。以职方员外郎致仕,筑庐于少微山以居。有《学苑精英》、《少微集》。
猜你喜欢

家大人命赋来青之室谨成长歌

阳春烟景足吟赏,放眼高歌浮碧落。

静观自得佳兴同,匪唯容膝欣有托。

虞山楼高迎大海,柳浪湖圆绕外郭。

中有官衙转运居,西偏一室依山脚。

青峰迤逦薜萝墙,朱栏屈曲芙蓉幕。

大人公馀偶小憩,惜此分阴感萧索。

閒情湿雪赋梅花,佳兆春风簪芍药。

不有名区寄旷怀,何因雅集传官阁。

殷勤拂拭旧窗纱,额曰来青破寂寞。

三径移栽即墨松,半间留饲成都鹤。

楸枰著子石生苔,竹馆鸣弦风捲箨。

葡萄旧酿酒樽开,旗枪新试茶铛灼。

斗室能藏大块春,升堂但见诸天廓。

髫龄随侍古齐州,数椽书舍尤开拓。

三岛神山翠黛浓,万里海天黑云霩。

回首当年倦倚栏,惆怅东风事如昨。

更忆京华青琐客,玉堂粉署扃金钥。

月明铁马响丁冬,梦入江南涉林薄。

也知传社如云烟,竹楼雪堂先民作。

三载报政逝将去,四时读书聊可乐。

(0)

新庄道中口号·其五

撑起幽窗对绿漪,波光树色两迷离。

筑楼恰好山环水,作记难传喜与悲。

欸乃声高知艇过,□□□□□□□。

溪山似此真清福,何必乘槎再访奇。

(0)

风入松.过吴门旧居

重重云树掩清秋。何处问归舟。

罗巾留得簪花笔,数行字、百遍凝眸。

青鬓年光飘羽,沧江身世浮鸥。阊亭西去橹枝柔。

载酒赋重游。黄昏贪泊横塘岸,为当时、曾傍妆楼。

洗尽画帘人影,一痕新水芳洲。

(0)

调笑令.银屏

春雨。春雨。沾润花丛如许。丽人方倚银屏。

一见花开动情。情动。情动。不记胡麻好种。

(0)

渔家傲.京师元夜

元夜六街聊散步。一天明月无纤雾。

不见龙蟠师子舞。寂无语。家家门闭闻箫鼓。

门外纱灯金作柱。卖茶店里多银树。

古事多年寻甚据。空延伫。不如归向醉乡去。

(0)

昭君怨.有咏

应是画眉太懒。泪滴春衫都满。向抱欲相亲。

怯回身。疏隔久成生客。几载荡精销魄。

再过杏花楼。断帘钩。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