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隐君山居》
《吴隐君山居》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吾慕汉阴老,清修难具论。

儿童少机事,麋鹿到柴门。

备见幽人吉,还闻静者尊。

高贤床下拜,龙虎鼎中喧。

古道日已远,仙风今罕存。

县知出世意,接手入湘源。

(0)
鉴赏

此诗《吴隐君山居》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对吴隐君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

首句“吾慕汉阴老”,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崇敬之情,引出了对吴隐君的赞美。接着,“清修难具论”点明了吴隐君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清静修行,暗示其生活充满了内心的平静与外在的简朴。

“儿童少机事,麋鹿到柴门”两句,通过儿童的天真无邪和麋鹿的自由自在,侧面烘托出吴隐君居住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备见幽人吉,还闻静者尊”进一步强调了吴隐君作为隐士的美德与高尚,他的存在为周围的人带来了吉祥与尊敬。

“高贤床下拜,龙虎鼎中喧”运用对比手法,将吴隐君的谦逊与外界的繁华喧嚣相对比,突出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内心的宁静。

“古道日已远,仙风今罕存”表达了对古代隐逸传统逐渐消失的感慨,同时也对吴隐君坚守传统、保持自我精神追求的赞美。

最后,“县知出世意,接手入湘源”以“接手入湘源”结尾,既是对吴隐君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性描述,也表达了对其出世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心灵纯净的隐居生活图景,展现了吴隐君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以及诗人对其高尚品格的深切敬仰。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友人问卜见招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

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

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

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0)

秦女卷衣

虽入秦帝宫,不上秦帝床。

夜夜玉窗里,与他卷衣裳。

(0)

游仙窟诗.手中扇赠文成

合欢游璧水,同心侍华阙。

飒飒似朝风,团团如夜月。

鸾姿侵雾起,鹤影排空发。

希君掌中握,勿使恩情歇。

(0)

吴门春雨

吴甸落花春漫漫,吴宫芳树晚沈沈。

王孙不耐如丝雨,罥断春风一寸心。

(0)

关中

风雨去愁晚,关河归思凉。

西游无紫气,一夕九回肠。

(0)

宴韦司户山亭院

人幽想灵山,意惬怜远水。

习静务为适,所居还复尔。

汲流涨华池,开酌宴君子。

苔径试窥践,石屏可攀倚。

入门见中峰,携手如万里。

横琴了无事,垂钓应有以。

高馆何沈沈,飒然凉风起。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