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出峨岷,江亭俯要津。
诸侯皆职贡,百粤漫风尘。
恩诏传中使,遐方倚外臣。
出师劳上将,入幕富嘉宾。
闻道元戎死,频伤义士神。
三军宜雪耻,百战莫忧身。
巫峡长多雨,潇湘已暮春。
鼎鱼何足制,奏凯勿逡巡。
江水出峨岷,江亭俯要津。
诸侯皆职贡,百粤漫风尘。
恩诏传中使,遐方倚外臣。
出师劳上将,入幕富嘉宾。
闻道元戎死,频伤义士神。
三军宜雪耻,百战莫忧身。
巫峡长多雨,潇湘已暮春。
鼎鱼何足制,奏凯勿逡巡。
这首《江亭》由元末明初诗人陈基所作,描绘了江边亭台的壮丽景象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首联“江水出峨岷,江亭俯要津”开篇即以磅礴之势展现江水源头与江亭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水流汇聚于此,江亭则位于交通要冲,既显自然之雄伟,又寓人文之繁华。
颔联“诸侯皆职贡,百粤漫风尘”转而描述了诸侯朝贡的盛况,以及南方各地的纷扰,既展现了古代政治格局的宏大,也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颈联“恩诏传中使,遐方倚外臣”进一步描绘了朝廷派遣使者传达恩诏,远方官员依赖中央支持的情景,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治的关系。
尾联“闻道元戎死,频伤义士神。三军宜雪耻,百战莫忧身。巫峡长多雨,潇湘已暮春。鼎鱼何足制,奏凯勿逡巡”表达了对战死者哀悼,对军队雪耻的决心,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最后以“奏凯勿逡巡”结束,寓意着胜利后不应迟疑,应迅速行动。
整体而言,《江亭》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还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