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莺儿.苦雨》
《黄莺儿.苦雨》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词  词牌: 黄莺儿

昏昏昏晓忘春曙。

几尺幽窗,半掩苍苔,一抹青山,平铺飞絮。

似酒醒乍扶头,镫灺难留炷。

沈沈天海濛濛,早把韶光,暗里消去。拚与。

白鸟荡银波,清猿隐高树。

芭蕉几叶,莫有绿肥,轻寒依然勒住。

想流水小桥东,密筱浓阴处。

应有怨老莺声,细把閒愁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时光悄然流逝的画面。诗人以“昏昏昏晓忘春曙”起笔,暗示了连日阴雨使白天和夜晚界限模糊,仿佛春天的到来被遗忘在了昏暗之中。"几尺幽窗,半掩苍苔,一抹青山,平铺飞絮",细致刻画了窗外景色,幽深的窗户、斑驳的青苔、远处的青山和飘落的柳絮,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朦胧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从沉睡中醒来的感觉比作酒醒后头痛欲裂,暗示了内心的困扰和无奈。"沈沈天海濛濛",形容天空低垂、海面迷蒙,进一步渲染了压抑的气氛。春光在这种阴雨中无声无息地消逝,诗人感到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拚与"一句,诗人决定投身于自然之中,与白鸟共舞于湖面,清猿隐匿于高树,试图排解心中的苦闷。然而,芭蕉叶上的绿色并未因春雨而繁茂,反而被轻寒所遏制,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现实的落差。

最后,诗人想象流水潺潺的小桥东侧,浓密的竹林深处,应该隐藏着一只老莺,它在低声诉说着闲愁,似乎能感知到诗人的哀怨。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面对苦雨时的孤寂、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送周子吁工部北还

潘岳赋西征,江淹黯别情。

羊肠萦陇坂,龙角绕吴城。

晚照澄江静,星浮洞浦清。

石帆风外矗,沙镜雨中明。

愁听丹枫落,劳歌白芷生。

杪秋遥夕梦,残月半长庚。

(0)

正月二日观社

滇海曾观社,重来岁月更。

江山依旧丽,耳目幸犹明。

袨服兼村雅,香醪杂浊清。

杜陵诗句在,久客惜人情。

(0)

补皋鱼风木吟为黄月坡政使赋

晨风摇摇,有鸟朝嘲。不息终朝,予心孔劳。

夕风习习,有鸟夜㖡。不息终夕,予心孔棘。

树欲静兮,风则起矣。子欲养兮,亲则巳矣。

枯鱼衔索兮,蠹何泣矣。养之不逮兮,祭何及矣。

(0)

夜归宿公署

竹光明夜露,湖影浸秋城。

月白千家静,霜寒九陌清。

山舆归路并,风榻客窗横。

千古陈雷意,相从幸此生。

(0)

高平怀古

路入长平日已昏,野花争发渚禽諠。

萧萧荒冢横残碣,寂寂颓祠倚败垣。

泽潞已消唐将业,山河犹带赵人冤。

征途吊古三秦客,惆怅东风一断魂。

(0)

甲子梦中.弘治十七年

自入云宣两月程,风光渐异独伤情。

戍楼月落城门闭,野塞风寒战马行。

幕府神兵传号令,沙场鬼火乍鲜明。

玉关人老真堪笑,谁息狼烟致太平。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