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连水云,道路颇修阻。
拘束寄短篷,间关归老圃。
俗眼漫相矜,芳心欣乍吐。
沐以在山泉,尔应知甘苦。
熏以当风兰,尔原非众伍。
与尔作主人,相对如欲语。
千里连水云,道路颇修阻。
拘束寄短篷,间关归老圃。
俗眼漫相矜,芳心欣乍吐。
沐以在山泉,尔应知甘苦。
熏以当风兰,尔原非众伍。
与尔作主人,相对如欲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收到的山茶花的感慨与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山茶花比作“主人”,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与感激之情。
首句“千里连水云,道路颇修阻”描绘了山茶花生长环境的险峻与遥远,暗示了送花人的不易与深情。接着,“拘束寄短篷,间关归老圃”进一步描述了山茶花从自然环境中被采摘、运输到诗人手中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曲折。
“俗眼漫相矜,芳心欣乍吐”则表达了诗人对山茶花独特魅力的赞美,认为它不为世俗所拘束,而是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芬芳与生机。这里“芳心欣乍吐”生动地描绘了山茶花初绽时的喜悦与生命力。
“沐以在山泉,尔应知甘苦”通过山泉的比喻,强调了山茶花生长环境的清幽与艰苦,同时也暗示了它的坚韧与纯洁。而“熏以当风兰,尔原非众伍”则进一步强调了山茶花的独特与高洁,将其与当风兰相提并论,显示了它超凡脱俗的品质。
最后,“与尔作主人,相对如欲语”表达了诗人与山茶花之间的深厚情感,仿佛它们之间能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山茶花不仅是一朵花,更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位朋友或知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茶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真挚情感的珍视。诗中的比喻与象征,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也深化了主题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与赠予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