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寄陈直卿》
《祝英台近.寄陈直卿》全文
宋 / 张炎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

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谩延伫。姓名题上芭蕉,凉夜未风雨。

赋了秋声,还赋断肠句。

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

(0)
注释
路:熟悉的道路。
重寻:再次寻找。
门半掩:门虚掩着。
苔老旧时树:覆盖着旧苔的老树。
童子:小孩。
更无语:不再说话。
怪他:责怪流水。
迢迢:遥远。
湖天日暮:湖面夕阳西下。
芦花多处:芦苇丛中。
谩延伫:徒然站立。
姓名题上:写下姓名。
芭蕉:芭蕉叶。
凉夜:清凉的夜晚。
秋声:秋天的声音。
断肠句:令人伤心的句子。
独立长桥:独自站在长桥上。
扁舟:小船。
白鸥:白鹭。
翻译
在熟悉的路上寻找,半掩的门后是岁月留下的青苔和老树。
在深深的云雾中采药,小童默默无言。
责怪那流水遥远,湖面天色渐晚,猜想它或许藏在芦花丛深处。
徒然长久站立,姓名写在芭蕉叶上,夜晚清冷还未起风雨。
写下秋意的诗篇,又添上令人心碎的句子。
多次独自站在长桥上,想唤来小舟,邀请白鸥一同归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作品,名为《祝英台近·寄陈直卿》。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捕捉。

首句“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通过描述道路难以辨识、门户半掩以及古树被苔藓所覆盖,展现出一片荒凉而又静谧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

紧接着“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则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采药的情景,而童子之所以无言,或许是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即使是活泼的孩童也被这份寂静所感染,不愿多言。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中的“怪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叹之情,而“流水迢迢”、“湖天日暮”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描写。最后,“想只在、芦花多处”透露出诗人心中所思念之人的踪迹,似乎那个人就隐藏在这些自然景物之间。

“谩延伫。”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悠长的停留,或是对某种情绪的流露,但由于语境较为模糊,这里的解读也比较多样。

“姓名题上芭蕉,凉夜未风雨”则是诗人在描述他将名字刻写于芭蕉叶上的场景,而“凉夜未风雨”则营造了一种清冷且充满预感的氛围。

“赋了秋声,還賦斷腸句”中,“秋声”和“断肠句”都是对诗歌之美妙的赞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投入与深度。

最后,“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则是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长桥上,观察着小船似乎想要呼唤,而他却在等待着那归来的白鸥。这一幕既描绘了诗人的孤寂,又象征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以及对朋友的思念,是一篇情意浓郁、意境幽深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
朝代:宋   字:叔夏   号:玉田   生辰:1248年-1320年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猜你喜欢

题画

千山历历水悠悠,江上风来六月秋。

最爱沧浪堪濯足,柳阴系著木兰舟。

(0)

春日得程君衡书却寄

江东云树望中迷,双鲤长劳尺素题。

若问天涯游子意,姑苏台畔草萋萋。

(0)

题可秩书斋·其四

名花如绮傍雕阑,小径烟花竹数竿。

读罢玄经无别事,倚阑一曲月中弹。

(0)

哭五君

一曲凄凉薤露歌,贤人眼底渐消磨。

所嗟不是龙蛇岁,湖海归来涕泪多。

(0)

送郑士亮游吴·其二

建业斜峰入望遥,行边剑气倚青霄。

凤凰台上青青草,几度题诗吊六朝。

(0)

秋日题紫云楼·其一

为爱元龙百尺楼,登临气压万峰秋。

开尊醉杀青天月,一片银河欲倒流。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