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
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谩延伫。姓名题上芭蕉,凉夜未风雨。
赋了秋声,还赋断肠句。
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
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
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谩延伫。姓名题上芭蕉,凉夜未风雨。
赋了秋声,还赋断肠句。
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作品,名为《祝英台近·寄陈直卿》。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捕捉。
首句“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通过描述道路难以辨识、门户半掩以及古树被苔藓所覆盖,展现出一片荒凉而又静谧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
紧接着“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则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采药的情景,而童子之所以无言,或许是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即使是活泼的孩童也被这份寂静所感染,不愿多言。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中的“怪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叹之情,而“流水迢迢”、“湖天日暮”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描写。最后,“想只在、芦花多处”透露出诗人心中所思念之人的踪迹,似乎那个人就隐藏在这些自然景物之间。
“谩延伫。”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悠长的停留,或是对某种情绪的流露,但由于语境较为模糊,这里的解读也比较多样。
“姓名题上芭蕉,凉夜未风雨”则是诗人在描述他将名字刻写于芭蕉叶上的场景,而“凉夜未风雨”则营造了一种清冷且充满预感的氛围。
“赋了秋声,還賦斷腸句”中,“秋声”和“断肠句”都是对诗歌之美妙的赞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投入与深度。
最后,“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则是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长桥上,观察着小船似乎想要呼唤,而他却在等待着那归来的白鸥。这一幕既描绘了诗人的孤寂,又象征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以及对朋友的思念,是一篇情意浓郁、意境幽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