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秋来晒杀人,青天半点更无云。
忽传天上真珠落,未到半空成水银。
烈日秋来晒杀人,青天半点更无云。
忽传天上真珠落,未到半空成水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求雨的紧迫情景。"烈日秋来晒杀人",直白地表达了酷热无雨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痛苦。"青天半点更无云"则加深了这种无雨的绝望感,天空清澈,却不见一丝云彩,似乎预示着连续的晴朗天气。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忽传天上真珠落"带来了转机。这里的“真珠”象征着珍贵和难得的雨滴,传闻其从天而降,给了人们期待。紧接着,“未到半空成水银”则描绘了雨滴尚在半空中就已经化作了如同白银般的水珠,这不仅是对视觉的细腻描写,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
整首诗通过对比干旱与雨水,表现出作者对于久旱之后渴望降临的急切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万象的敏锐观察和精妙描绘。
花寒夜五。正帘垂簟拂、故人愁处。
柿叶翻时,空帐孤鸾,酒醒背灯谁语。
泪痕验取新正破,便记起、妆楼如雨。
纵芳樽、不减吟笺,总是安仁诗句。
况值离群远别,閒居尔有赋,我更羁旅。
木末茶烟,双塔松风,两地相思春暮。
弄珠九派湖光碧,争得似、虹桥低树。
认巷边、门掩乌衣,燕子飞来飞去。
沙海移根,金台盛笼,软尘初拂。
霜圆雪脆,不比江乡风物。
传弄处、芳名未减,酥红浅白仍匀滑。
忆封题密絮,故人书疏,岁阑天阔。筵设。新醅泼。
早深杯沉顿,蜡花如缬。翻愁病肺,那得酒边消渴。
记狂游、今夜春盘,脩门赌醉争投辖。
问年来、紫禁传柑,软香应彷佛。
镇相对。
伴夕阳、无边野色,荒茅乱竹,是处蛮天黏水。
行人已自肠断,何况花落声声啼更起。
笮桥半渡,便等閒,湿了那时衣袂。飞去矣。
倚槛谁家,两峰低翠。懊恼年年,还住桂江归未。
忍向木棉枝上,听到春深,晓风残梦里。
翻怜朋鸟,任栖烟、和雨不曾分背。
松云自古从军路,断肠今夜歌袖。
越罽花茵,衙香锦袜,一骑红鸯载酒。落鸦亭堠。
正阮笛悲凉,绿腰翻后。
猎猎西风,河声并入指弦骤。
渔阳客子愁绝,旅怀都付与,冷月衰柳。
偶发狂言,暗惊丫鬓,可许杜樊川否。沙场依旧。
问小队郊垌,几时还又。醉脱征衫,倩他双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