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月满。绣被堆香暖。苦恨春宵更漏短。
应讶郎归又晚。征帆初落桥边。迎门一笑嫣然。
今夜流霞共酌,何妨金盏垂莲。
南窗月满。绣被堆香暖。苦恨春宵更漏短。
应讶郎归又晚。征帆初落桥边。迎门一笑嫣然。
今夜流霞共酌,何妨金盏垂莲。
这首《清平乐·其二》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温馨而略带遗憾的画面。"南窗月满",以月色满窗渲染出夜晚的静谧与明亮,暗示了主人公独处的时光。"绣被堆香暖",则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出闺房内的温馨和香气四溢,烘托出女子的闺中生活。
"苦恨春宵更漏短",表达了女子对春夜短暂的惋惜,以及对与心上人相聚时间不足的惆怅。"应讶郎归又晚",她可能在期待中略带嗔怪,想象着对方归来时的惊讶和自己的小小埋怨。
"征帆初落桥边",转而描绘出郎君归来的场景,船儿刚刚靠岸,显示出归家的急切。"迎门一笑嫣然",女子见到归来的爱人,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洋溢着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今夜流霞共酌,何妨金盏垂莲",表达出两人决定抛开白天的烦恼,共饮美酒,共享此刻的美好时光,甚至以莲花形状的金盏增添浪漫气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闺中思情与夫妻欢聚的词作,情感真挚,画面生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