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鹄兮不留女,后黄鹄兮不留子。
同是婴孩未有知,泉台相伴徒为尔。
女有魄兮子有魂,安得长随黄鹄身。
吁嗟兮,黄鹄恐汝复为人。
前黄鹄兮不留女,后黄鹄兮不留子。
同是婴孩未有知,泉台相伴徒为尔。
女有魄兮子有魂,安得长随黄鹄身。
吁嗟兮,黄鹄恐汝复为人。
这首诗《黄鹄操(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黄鹄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中以黄鹄为喻,描绘了黄鹄在生前与死后的情感与命运。前两句“前黄鹄兮不留女,后黄鹄兮不留子”运用拟人手法,暗示黄鹄在生前并未留下子女,引出下文对生命延续的探讨。接着,“同是婴孩未有知,泉台相伴徒为尔”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即使在死后,黄鹄也仅能与同伴相伴,无法真正理解或改变什么。
“女有魄兮子有魂,安得长随黄鹄身”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与自由的渴望,希望灵魂能够永远伴随黄鹄,不受生死束缚。最后,“吁嗟兮,黄鹄恐汝复为人”则流露出对人类命运的忧虑,担心黄鹄的灵魂若转世为人,将再次面对生老病死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黄鹄这一形象,寓言般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灵魂的永存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北游烂熳看并川,重到皇州及上元。
灯火风光记前事,管弦音节试新翻。
期人不至情如海,穿市归来月满轩。
忽忆寒岩曾独宿,雪窗残夜一声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