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灵德兮,变化不常。沛天泽兮,周流八荒。
奠嘉币兮,肃雍不忘。永佑民兮,锡以丰穰。
维灵德兮,变化不常。沛天泽兮,周流八荒。
奠嘉币兮,肃雍不忘。永佑民兮,锡以丰穰。
这首诗描绘了上天的神灵与恩泽,展示了古人对于自然力量和皇权的敬畏之情。诗中“维灵德兮,变化不常”表达了对天道变幻莫测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界不可预知性质的认知。“沛天泽兮,周流八荒”则形象地描绘了天恩普泽,无所不包,这里的“八荒”指的是四方与上下之间的空间,即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强调了天恩的无边际。
接下来的“奠嘉币兮,肃雍不忘”显示出古人在祭祀时对神灵的敬奉,以及对传统礼仪的坚守和记忆。“永佑民兮,锡以丰穰”则表达了国之大计,即通过祭祀来确保国家的安宁与人民的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人对于自然与神灵的崇拜,更透露出他们对秩序、礼仪以及国家繁荣的追求。
秦驻山头祖龙庙,月黑天寒闻虎啸。
将军手挽乌角弓,平明入山寻虎踪。
丛篁秀木郁重重,阴壑惨淡来悲风。
山灵白昼驱虎出,壮士跳踉与之敌。
雄牙利爪善搏人,大剑长鎗俱辟易。
我今三箭信有神,勇气不让飞将军。
山中一朝除虎害,四境扫荡无妖纷。
封章奏彻彤庭上,圣主闻知颁内赏。
安得储公数十人,一时苏息东南民。
双峡何亭亭,如弟复如兄。
紫薇刘郎去已远,山今犹有紫薇名。
太学儒生未三十,玉树英英向人立。
堂上有亲今白头,晨昏定省嗟何及。
书往书来春复秋,璧水竟作三年留。
凤凰台上一回首,千里云生东海头。
东海东头白云起,望峡之心何日已。
安得尔云化为五色衣,朝朝暮暮当庭闱。
朝朝暮暮当庭闱,不劳望云思远归。
白玉可斲明月轮,黄金莫铸知音人。
子期一去不复见,惟有明月长相亲。
有时月到弹琴处,月不能言解琴趣。
琴非有意招月来,月亦无心与琴遇。
我琴寥寥太古音,月色皎皎清人心。
世上知音有如此,铸之何惜千黄金。
吾闻山东李翰林,金尊有月无鸣琴。
又闻柴桑陶靖节,素琴有酒无明月。
何如有琴有月有浊醪,神交千载李与陶,遗世独立何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