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骋望一登台,照耀郧江节龯来。
每愧衰迟辜荐剡,却缘恩爱识真才。
幽崖穷谷应留照,玉树冰壶绝照埃。
已置人中仙在眼,枉寻石罅访天台。
一回骋望一登台,照耀郧江节龯来。
每愧衰迟辜荐剡,却缘恩爱识真才。
幽崖穷谷应留照,玉树冰壶绝照埃。
已置人中仙在眼,枉寻石罅访天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场景,以郧江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德兴孙先生的敬仰之情。
首句“一回骋望一登台”,点明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动作,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接着,“照耀郧江节龯来”一句,通过“照耀”和“节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郧江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德兴孙先生的才华如同郧江之水,源源不断,光彩照人。
“每愧衰迟辜荐剡,却缘恩爱识真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未能更好地推荐人才的自责,同时又因为与德兴孙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而认识到对方确实是真正的才子。这种情感的转折,既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也流露出对德兴孙先生才能的肯定。
“幽崖穷谷应留照,玉树冰壶绝照埃。”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德兴孙先生的才华,将他比作照亮幽暗山谷的光芒,以及如同玉树冰壶般纯净无瑕,象征着他的品德和学问的高洁。
最后,“已置人中仙在眼,枉寻石罅访天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德兴孙先生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已经达到了如同神仙般的境界,无需再寻找那些传说中的仙境。这不仅是对德兴孙先生才能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深深折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德兴孙先生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间的尊重。
昔闻沧浪亭,未濯沧浪水。
先贤渺遗迹,壮观一何侈。
飞桥跨木末,巨浸折胡垒。
糟床行万瓮,缭墙周数里。
废兴固在天,庶用观物理。
缅怀嘉佑世,周道平如砥。
相君贤相君,子美东南美。
如何一网尽,祸岂在故纸。
青蝇变白黑,作俑兹焉始。
所存醉翁文,垂耀信百世。
无忘角弓咏,嘉树犹仰止。
同来二三子,感欢咸坐起。
缥瓷酹新汲,毁誉均一洗。
忽逢醒狂翁,一别垂二纪,隽哉老益壮,论事方切齿。
我欲裂绛幔,推著明光里。
安得上天风,吹落君王耳。
孤峰耸高桂,千载同一日。
秋气正飞霜,天风落丹实。
纷纷宝砌傍,颗颗露珠密。
始自月中来,又从骊颔出。
香浮古佛刹,光照高僧室。
吴越饶珍异,金玉非俦匹。
尝咏贤人诗,未载史臣笔。
至矣天竺山,山灵诞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