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其二》
《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其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回骋望一登台,照耀郧江节龯来。

每愧衰迟辜荐剡,却缘恩爱识真才。

幽崖穷谷应留照,玉树冰壶绝照埃。

已置人中仙在眼,枉寻石罅访天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场景,以郧江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德兴孙先生的敬仰之情。

首句“一回骋望一登台”,点明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动作,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接着,“照耀郧江节龯来”一句,通过“照耀”和“节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郧江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德兴孙先生的才华如同郧江之水,源源不断,光彩照人。

“每愧衰迟辜荐剡,却缘恩爱识真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未能更好地推荐人才的自责,同时又因为与德兴孙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而认识到对方确实是真正的才子。这种情感的转折,既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也流露出对德兴孙先生才能的肯定。

“幽崖穷谷应留照,玉树冰壶绝照埃。”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德兴孙先生的才华,将他比作照亮幽暗山谷的光芒,以及如同玉树冰壶般纯净无瑕,象征着他的品德和学问的高洁。

最后,“已置人中仙在眼,枉寻石罅访天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德兴孙先生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已经达到了如同神仙般的境界,无需再寻找那些传说中的仙境。这不仅是对德兴孙先生才能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深深折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德兴孙先生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间的尊重。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双井咏水仙有妃子尘袜盈盈体素倾城之文予作

万木凋伤后,孤丛嫩碧生。
花开飞雪底,香袭冷风行。
高并青松操,坚逾翠竹真。
挺然凝大节,谁说貌盈盈。

(0)

碧泉九日有感

云日韬光山水幽,亭亭风送雁来秋。
当时祓禊千华好,今日登临万叶愁。
刻蜡桂香环远路,缕金莲色乱方舟。
丹青妙处身知在,不作浮鸥信浪流。

(0)

沧浪咏

昔闻沧浪亭,未濯沧浪水。
先贤渺遗迹,壮观一何侈。
飞桥跨木末,巨浸折胡垒。
糟床行万瓮,缭墙周数里。
废兴固在天,庶用观物理。
缅怀嘉佑世,周道平如砥。
相君贤相君,子美东南美。
如何一网尽,祸岂在故纸。
青蝇变白黑,作俑兹焉始。
所存醉翁文,垂耀信百世。
无忘角弓咏,嘉树犹仰止。
同来二三子,感欢咸坐起。
缥瓷酹新汲,毁誉均一洗。
忽逢醒狂翁,一别垂二纪,隽哉老益壮,论事方切齿。
我欲裂绛幔,推著明光里。
安得上天风,吹落君王耳。

(0)

题舒啸馆二首

堤边草色绿茸茸,堤上桃花落尽红。
细雨斜风三月暮,一年春事客愁中。

(0)

武夷漫兴二首

棹转溪回生面开,此峰竟作别峰猜。
云堆石路迷山脚,忽听鸡声缥缈来。

(0)

酬和二章拜呈慈云大师伏惟采览·和桂子

孤峰耸高桂,千载同一日。
秋气正飞霜,天风落丹实。
纷纷宝砌傍,颗颗露珠密。
始自月中来,又从骊颔出。
香浮古佛刹,光照高僧室。
吴越饶珍异,金玉非俦匹。
尝咏贤人诗,未载史臣笔。
至矣天竺山,山灵诞奇物。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