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在狱思母八首依前韵·其一》
《在狱思母八首依前韵·其一》全文
明 / 张国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露雷迭用总衔恩,负国违亲罪实繁。

徒羡深林乌鸟意,堪怜三宿子规魂。

权词告出啼为笑,对食兴悲泪和飧。

梅信须传归指日,依言孑影在圜门。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国维在狱中思念母亲所作,情感深沉,充满哀愁与期盼。

首联“露雷迭用总衔恩,负国违亲罪实繁”表达了诗人因辜负国家、背离亲人而深感内疚,承受着沉重的罪责。露与雷的迭用,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纷扰与煎熬。

颔联“徒羡深林乌鸟意,堪怜三宿子规魂”运用了乌鸟与子规的典故,乌鸟反哺的孝行与子规啼血的哀鸣,反衬出诗人对亲情的渴望与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颈联“权词告出啼为笑,对食兴悲泪和飧”描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痛苦,以啼声化为笑声,是对现实的苦笑;对食兴悲,则是内心深处的哀伤,泪水与食物混合,更显凄凉。

尾联“梅信须传归指日,依言孑影在圜门”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梅花作为报春的使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回归的希望。诗人虽身处囹圄,但心中仍怀有对自由与团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以及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张国维
朝代:明   字:九一   号:玉笥   籍贯:浙江东阳   生辰:1595—1646

(1595—1646)浙江东阳人,字九一,号玉笥。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猜你喜欢

南塘诗三首并序·其二

南塘水涨多新景,连日无妨取醉吟。

穷眼难逢花满院,春愁谁见柳成林。

依依酒半将移晷,采采阑前欲去心。

上祀清明归并子,只除行乐总休侵。

(0)

正阳关孔子庙诗

城头簌簌风沙鸣,城边日淡连庙甍。

红砖黄瓦制可识,闻人称谓殊莫明。

宫墙大署微堕剥,肃然蘸拜门棂星。

异哉州县王命祀,区区有此疑非经。

党庠遂序必有奉,按诸古制良可行。

或云盗者构,此说非无徵。

盗亦有道颇附会,棼云教令多经营。

包遏地险拥盐利,周遭楼橹终朝成。

往往伪迹未铲尽,因知喜乱缘民情。

盗也尝为士,士习袭狰狞。

诗书所不泽,十逢九可憎。

至人坚白犹不享,由矛求剑宁无灵。

官军虽至莫敢废,巡检主祀无登鉼。

南城骈阗礼天主,老胡传教像悬膺。

榻房旧寺近修复,梵呗经过时可听。

徘徊庙下何寂寞,鼯鼠飞殿草生庭。

通都大邑岂异此,啐酒礼毕门长扃。

差免园蔬与马厩,博士寒冻无薪烝。

我思圣德如天地,南郊有事享惟精。

诚当俎豆戒烦数,何须祠宇论废兴。

饮食必祭意固厚,朝夕而奉礼反轻。

在人未坠苟有恃,日月奚与爝火争。

世士矫诬百可笑,拜跽但知利与名。

固宜志士慷慨起,引臂疾呼寐者醒。

去年海内兴学会,推原讲习为膺惩。

纪年上溯孔子卒,见者适适疑且惊。

过之而反中乃得,不见支屋木引绳。

归来伸纸书此意,明朝不复事荒乘。

(0)

赠杨斗笠

江汉何年斗笠翁,丹砂未熟酒瓢空。

金华不见牧羊子,郢上还邀襄野童。

宝剑歌残徒自媚,瑶琴凄断与谁同。

相逢且莫沧州去,为报淮南有桂丛。

(0)

小除夕偕马太史吴驾部集助甫宅分得源字

自吾高歌踏紫垣,胡霜朔雪愁天门。

玄冥走天愬上帝,帝遣青皇下云根。

放尔霜雪归故山,手携春色来乾坤。

寒云咫尺即相别,春风已坐千门喧。

人生三万六千日,日日催人白发繁。

青皇暂且停高轩,吾将乘槎上河源。

天河在手星辰翻,夜半云间泣云孙。

九乌不敢上扶桑,六龙空复怨昆仑。

主人今夜开金樽,樽中北斗明黄昏。

来朝柏叶不须辨,远天椒花那足飧。

春风苦意不相放,吾其迟尔桃花园,伾然待尔杨柳村。

杨柳学人舞,桃花作人言。

愿君留春似留寒,千山万山啼晓猿。

(0)

水中月四首·其一

嫦娥三五月,玉露千万秋。

久居天上苦,暂向水中游。

(0)

送史沱村考绩·其三

官阁不传迁转报,红亭厌咏送君诗。

昔乘骢老人犹识,旧泣珠还今始知。

征雁迥随云树没,德星暗逐使旌移。

彤庭久惜南迁客,共听丝纶出凤池。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