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宇凌空耸,金书照夜明。
墙深容竹迸,石古伴梅横。
云接天章路,风传徼道声。
非才叨儤直,愧见壁间名。
玉宇凌空耸,金书照夜明。
墙深容竹迸,石古伴梅横。
云接天章路,风传徼道声。
非才叨儤直,愧见壁间名。
这首诗描绘了内宿的壮丽景象与庄严氛围。首句“玉宇凌空耸”以“玉宇”象征神圣的居所,用“凌空耸”描绘其高峻挺拔,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金书照夜明”一句,以“金书”喻指珍贵的文献或圣旨,夜晚仍能照亮四方,彰显其重要性和不朽性。
“墙深容竹迸,石古伴梅横”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环境。竹子在深墙中生长,梅树在岩石旁横斜,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共存。
“云接天章路,风传徼道声”进一步渲染了内宿的神秘与庄重。云层仿佛连接着天上的文字之路,风声似乎传递着边疆的警戒之声,既体现了对天地之间的敬畏,也暗示了内宿作为国家中枢的重要地位。
最后一句“非才叨儤直,愧见壁间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墙上名人之名的敬仰之情。诗人自认并非才学出众之人,却有幸在此值守,内心充满了惭愧与敬意,这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谦虚评价,也是对前辈先贤成就的由衷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内宿的宏伟与庄严,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角色定位的深刻反思和对卓越人物的崇敬之心。
昔我在淇水,二陆皆少年。
伯也气轩昂,丹鹤唳青田。
季方文章士,摛华桃李妍。
力学乃未已,有如火始然。
相见一倾盖,便诵胶漆坚。
笑语玉麈折,登临蜡屐穿。
时时出秀句,洒若沈疴痊。
尔来踰十岁,自当冠貂蝉。
胡为茅屋下,寂寞尚草玄。
方今明堂构,收拾栋与椽。
安得刷羽翮,吹嘘送上天。
此志傥不遂,何用空言传。
不如李翰林,沉醉自称仙。
不如陶彭泽,归来谢尘缘。
但解琴中趣,何妨瓮傍眠。
富贵草头露,名誉空中烟。
子意竟何如,余心方寂然。
愿求真实语,莫作猾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