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初凿新得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出汩没西南隈。
井干跳梁百不少,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
小池初凿新得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出汩没西南隈。
井干跳梁百不少,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补之在自家池塘雨后的新发现和感受。"小池初凿新得雨"写出了池塘刚刚开凿,恰逢雨水滋润的场景,显得生机勃勃。"一部鼓吹从何来"运用比喻,暗示池塘中的蛙鸣如同乐曲般悦耳,引发诗人的好奇。
"有蟾正碧乱草色"描绘了池塘中碧绿的环境,以及月光映照下草丛的动态,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时出汩没西南隈"进一步描绘了蛙类在水边跳跃的情景,形象生动。
"井干跳梁百不少"可能是指井栏边的青蛙众多,活跃异常。"洞庭鱼龙何有哉"则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池塘生物的想象,将池塘与洞庭湖的传说相联系,增加了诗意。
最后两句"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诗人邀请月亮下的蛙声共度清凉之夜,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沉醉,也表达了他对蛙鸣的喜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池雨后景色的独特感受,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绣幄拥花王,秾姿斗艳阳。
枝枝承日彩,片片引天香。
托植依馀地,含清逐后行。
独怜春殿里,歌舞侍瑶觞。
钿盒同心镂。恰盈盈、风吹蝉鬓,花笼螓首。
太史门阑新筑馆,喜气尘寰稀有。
况才届、女儿节后。
山上有山齐太华,丈人峰、长调追辛柳。
好腾遍,香奁口。崔卢河北真嘉耦。
拊鹓雏、玉堂花烛,璇房箕帚。
暂了人间婚嫁事,东海依然碧皱。
把五岳、芒鞋制就。
却上玉清镌氏籍,挈一双、鸾凤成仙友。
松与柏,订长久。
春云沉空山有无,眼明见此姚江图。
图穷烂漫得题字,照人百颗骊龙珠。
平生雅识敷文书,绍兴岁月仍不诬。
岂知尤物能媒祸,茧纸兰亭已非故。
石翁信是学行人,能使邯郸还故步。
忆昔憸人贿为囿,黩财更假狂阉手。
千里珍奇归捡括,故家旧物那容守。
沈氏藏兹二百年,一相掣去心茫然。
谁言物聚必有散,手泽相关常累叹。
未能一笑付忘弓,且喜百年还旧观。
岂余钝眼错颜标,抵掌真成孙叔敖。
区区不独形模似,更存风骨骊黄外。
一时点笔迥通神,得非小米是前身。
从来艺事关人品,敢谓今人非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