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宋周臣》
《寄宋周臣》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盍簪当日话殷勤,便著金兰较此心。

相去不堪千里远,别来何况一年深。

江山有路通幽梦,鱼雁无情断好音。

管鲍贫交君记否,少陵曾为发悲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ōuchén
sòng / ruòshuǐ

zāndānghuàyīnqín便biànzhùjīnlánjiàoxīn

xiāngkānqiānyuǎnbiéláikuàngniánshēn

jiāngshānyǒutōngyōumèngyànqíngduànhǎoyīn

guǎnbàopínjiāojūnfǒushǎolíngcéngwèibēiyí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若水的作品,名为《寄宋周臣》。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和怀旧之感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逝去岁月无法挽留的无奈。

"盍簪当日话殷勤," 这两句用来描绘与亲友聚首时的情景,其中“盍簪”是古代妇女装饰用的簪子,这里比喻那段美好的记忆;“金兰较此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珍视和怀念,像是在用黄金做成的兰花来比喻自己的这份情感。

"相去不堪千里远,别来何况一年深。" 这两句强调了时间与空间对思念加剧的作用。“相去”指的是分别,“千里远”形容距离之遥远;“别来”则是离别之后,“一年深”表达了随着时间流逝,思念之情越发浓重。

"江山有路通幽梦,鱼雁无情断好音。" 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相思之情。“江山”代表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的“幽梦”则是指远方亲友所在的地方;“鱼雁”象征着传递信息的媒介,但这里用“无情断好音”表达了即使有消息传来,也无法填补相思之痛。

"管鲍贫交君记否,少陵曾为发悲吟。"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友谊和过去美好的回忆的留恋。“管鲍贫交”指的是古代两个贫穷的朋友——管仲与鲍叔牙之间深厚的情谊;“君记否”询问对方是否还记得这些故事;“少陵曾为发悲吟”则是诗人自比,少陵即唐代诗人杜甫,他常以诗来抒发自己的悲凉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和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浓郁的怀旧之意。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访方蕙岩不值

吴城多第宅,毋过蕙岩家。

不是门如海,都缘刺似麻。

风声虚动竹,日影渐移花。

清兴浑无奈,归来自煮茶。

(0)

石菖蒲

烟雨暝朝昏,龙湫雁荡滨。

移根来别处,终日伴閒身。

劲气冲如发,寒芒凛辟尘。

年年看花者,应笑不曾春。

(0)

赵山台寄诗集

海雁叫将秋色去,山台钞寄好诗来。

菊花过了梅花未,自有花从笔底开。

(0)

钱谦斋新居

住破吴松江上屋,杭州城外结新庐。

未寻陆羽烹茶具,先借渊明种菊锄。

山入楼中成好句,月来窗下伴残书。

御街车马无行处,谁肯抽身觅退居。

(0)

长身夜占银台立,焰焰光摇顶上珠。

贪向华堂照歌舞,不知灰得寸心无。

(0)

宗之惠梅窠水玉笺

百幅吴冰千蕊雪,对吟终日不成诗。

忆君同在孤山下,商略春风弄笔时。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