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答潘茂才》
《九日答潘茂才》全文
明 / 陈善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闲亭幽寂似枯禅,偶读新诗亦爽然。

授柬自同莲社后,开尊谁共菊花边。

风前得句惊霜雁,云里怀人隔暮烟。

欲把茱萸聊寄赠,蒹葭无柰渺长天。

(0)
鉴赏

此诗《九日答潘茂才》由明代诗人陈善赓所作,通过描绘秋日之景与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联“闲亭幽寂似枯禅,偶读新诗亦爽然”,以“闲亭”、“幽寂”、“枯禅”等词营造出一种静谧、深邃的氛围,仿佛诗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中。通过“偶读新诗亦爽然”的描述,表达了在偶然间阅读到新诗时内心的愉悦与精神上的满足。

颔联“授柬自同莲社后,开尊谁共菊花边”,运用了“莲社”这一历史典故,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授柬”和“开尊”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通过书信往来、举杯畅饮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

颈联“风前得句惊霜雁,云里怀人隔暮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诗人站在风中,灵感涌现,仿佛连霜雁也为之惊动;而在云雾缭绕之中,诗人思念着远方的朋友,这份情感穿越了时空的阻隔。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丽,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尾联“欲把茱萸聊寄赠,蒹葭无柰渺长天”,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茱萸这一传统节日礼物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面对广阔无垠的天空,这种情感似乎难以传递。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无奈感叹,也是对自然之辽阔的感慨,蕴含着深深的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善赓
朝代:明

陈善赓,字子载。顺德人。明熹宗天启四年(一六二四)举人。事见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六。
猜你喜欢

赋潘叔玠皆山楼

环滁皆名山,正以醉翁重。

翁时方在郡,朱墨犹遮拥。

君今建斯楼,再食祠官俸。

雅契醉翁心,而无醉翁冗。

看山应更真,物物皆净供。

便寻庐霍期,莫作京洛梦。

只恐难久閒,移文北山讽。

愿坚仁者守,用静以观动。

(0)

菜羹

凡物贵适口,何必费橐金。

莼羹与菰菜,千里起归心。

野人美芹献,重意有所临。

淡薄斯近道,厚味腊毒深。

彼哉膏粱徒,藜藿非知音。

(0)

秋后得雨

亢夏草木死,旱火炽如焚。

秋深得雨凉,万物生精神。

庭蕉抽绿书,野草秀芳茵。

风露洗芙蓉,艳质照商旻。

我亦病体苏,楚楚整冠巾。

乘时一尊酒,岂曰非良辰。

(0)

庭草·其二

幽幽庭下草,悟悦有禅味。

君看红紫场,纷纭乱人意。

(0)

诗挽楼少阳所生母夫人

继室侯家古有闻,荧煌还得配枢臣。

香严童子先成佛,琐骨仙人后化身。

共喜伯仁今有母,何妨小德外无亲。

向来已悟空乘法,合作西方会上人。

(0)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发倘非真在田间孰知此趣因赋·其一

水珠捲苗叶,夕气转阴机。

浩露添璀璨,明蟾坐发挥。

静窥关物理,行拂上人衣。

除却长沮伴,能知此意稀。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