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际一江小,飞流直到城。
穿林时见影,出谷乍无声。
舟逐千峰转,篙愁一石迎。
苍松最深处,烟火未分明。
云际一江小,飞流直到城。
穿林时见影,出谷乍无声。
舟逐千峰转,篙愁一石迎。
苍松最深处,烟火未分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小蚺蛇岭行进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复杂心情。首句“云际一江小”以“小”字强调江流在云间显得细小,营造出一种渺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飞流直到城”则将视线从高远的云层拉回至地面,描绘了水流奔腾直抵城市的壮观景象。
“穿林时见影,出谷乍无声”两句,通过“影”和“声”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动态之美。树木间的光影交错,山谷中突然的寂静,都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深邃与变化。
“舟逐千峰转,篙愁一石迎”则将视角转向水路,通过舟行与山峰的互动,以及篙手面对突兀石头的挑战,展现了旅途中的艰难与不确定。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最后,“苍松最深处,烟火未分明”将画面收束于苍松掩映的深处,烟火若隐若现,既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温暖,也暗示了探索未知世界时的迷茫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复杂性,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思考。
昔为社长时,方投未可录。
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
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
先生妙药石,起死效何速。
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
先生具正眼,豪釐窥肺腑。
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
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
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
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今晨到?峪,驱马五松边。
未移金门日,还指元康烟。
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
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
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
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
何当重经过,岩下细留连。
天恩洽骑十二闲,短策不知行路难。
漠漠空川望不尽,电光掣过须臾间。
蹄高高屈污沟出,骏骨隐隐隆于山。
窟泉沙草不得足,劳多食薄心知惭。
十年瓮牖间书瑟,展卷见图真太息。
女真年少面如盘,华屋平生隔风日。
青骢肉破拥尻脽,黄金校具褒缓拂。
三品刍豆空自多,行见火花绕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