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或不蔽辜,论罪当以榜。
秉衡等徐崇,才可谓漏网。
吾嘉宣化守,击刚奋忠谠。
奈何褒海城,此李反见枉。
天步方艰难,是非在刑赏。
可令天下士,西望徒怏怏。
死或不蔽辜,论罪当以榜。
秉衡等徐崇,才可谓漏网。
吾嘉宣化守,击刚奋忠谠。
奈何褒海城,此李反见枉。
天步方艰难,是非在刑赏。
可令天下士,西望徒怏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公正与冤屈的深深感慨。首句“死或不蔽辜”揭示了生死关头无辜者可能遭受的不公,接下来的“论罪当以榜”暗示法律判决应公正严明。诗人赞扬宣化守公正直言,“击奸奋忠谠”,然而同样的人物在褒海城却遭遇了误判,李姓人物被冤枉。“天步方艰难”暗指时局动荡,是非难辨,而刑赏之权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公正的实现。最后,诗人忧虑这样的不公会让天下士人感到愤慨和无奈,只能“西望徒怏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揭示了社会公正受挫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无力感,体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价微良易酬,器博无近用。
骐骥非良乐,万里谁能控。
萧王汉中兴,四海倚为重。
谁为渊驱鱼,一呼百万众。
妙算环无端,奇功射必中。
忘机谅未能,岂数汉阴瓮。
故人钩尚直,倦作仪韶凤。
应无万牛力,负此丘山栋。
羊裘又独往,苦语馀嘲弄。
至今卖菜言,空记当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