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晦日与卢舍人同诣补阙城南林园》
《晦日与卢舍人同诣补阙城南林园》全文
唐 / 孙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芳年正月晦,假日早朝回。

欲尽三春赏,还钦二阮才。

柳迎郊骑入,花近□庭开。

宛是人寰外,真情寓物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ìshèréntóngquēchéngnánlínyuán
táng / sūn

fāngniánzhèngyuèhuìjiǎzǎocháohuí
jìnsānchūnshǎngháiqīnèrruǎncái

liǔyíngjiāohuājìntíngkāi
wǎnshìrénhuánwàizhēnqínglái

翻译
正值青春正月的最后一日,假期后官员们早早地返回朝廷
想要尽情欣赏春天的美景,更钦佩两位阮氏的才华
垂柳欢迎着郊外的车马进入,花朵在庭院中盛开
这仿佛是人间之外的仙境,真挚的情感寓于万物之中
注释
芳年:青春。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假日:假期。
早朝:早上的朝会。
尽:尽情。
三春:整个春季。
钦:钦佩。
二阮才:指代两位名叫阮的有才华的人。
郊骑:郊外的车马。
宛是:仿佛是。
人寰:人间。
真情:真挚的情感。
寓物:寓言于事物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芳年正月晦,假日早朝回"表明这是一个美好的年份,农历正月末,即将到来的是元宵节,人们在假日里早早起身准备返回家中,以便享受这个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诗人提及"欲尽三春赏",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希望能够把整个春季都用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接着,诗人又写到"还钦二阮才",这里的"二阮"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卢舍人和补阙城南林园的美景。"阮"在古代有时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或才能,所以诗人表示对他们的钦佩之情。

随后,"柳迎郊骑入,花近□庭开"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郊游的情景。柳树在春风中摇曳,像是欢迎着远来的马蹄声,而鲜艳的花朵则在幽静的庭院中悄然开放。

最后,"宛是人寰外,真情寓物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心灵寄托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春游,更是一场心灵与自然对话的旅程。在这片林园中,诗人的真挚情感得以寄托于大自然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郊游的情景和表达对友人才能的钦佩,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寄托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孙逖

孙逖
朝代:唐   籍贯:今东昌府区沙镇   生辰:696~761

孙逖(696~761)唐朝大臣、史学家,唐朝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猜你喜欢

次韵郭功甫从何守游白云寺

已仕因循已过三,买田归去不须参。

高明渐拟凌清汉,皎洁方知在碧潭。

试酌甘泉来觉晚,已跻绝顶尚犹贪。

便应从此都无事,祇有君恩未报惭。

(0)

元章好古过人书画惊世起余作歌

天下爱奇人没量,奇不谀人奇解相。

奇人奇物方合璧,乞与世间人物样。

六朝唐盛始兼得,访古知名已萧爽。

人亡物丧付衰梦,注想后来逢好尚。

元章心自鉴秋月,一路仍行九霄上。

家时菜色无斗粟,书画奇奇世人望。

譬如大海沈百宝,尔辈乘风得之浪。

二王褚陆已天作,老顾如来更天匠。

其馀缇袭凡几重,但见光明烂垂象。

珍犀瑞锦扶兰茝,龙跃鸾惊诃魍魉。

金仙讵敢触以手,雪子玉人聊置掌。

余家僻素最沈著,退舍还师觉难傍。

世人往往力能干,未免目虾终惚恍。

缄机伪谬各臣妾,未睹堂堂笔中王。

袖间涩缩气如线,净几明窗谩瞻仰。

从来所有万钱价,不即臭帤当火葬。

倾心妙绝岂求胜,妄意临摹须杀谤。

端居自号书一品,好事如封绘三藏。

诸郎青出即护持,未肯充饥谬为驵。

余衰二物拟高阁,子可专之世无两。

书来诗往但悠悠,尘土欺人正惆怅。

(0)

题清洋院

潇洒堂中披晚襟,红蕉花里叶成阴。

飘来无雨水长急,飞去有云山更深。

苔藓细痕缘巨石,藤萝密影挂疏林。

上人莫作人间想,此地人间不可寻。

(0)

读头陀安文颂

九九八十一,圆明体如日。

岂是空说禅,精魂中扫迹。

立道须当修,九九八十一。

性见与意会,如何体空色。

(0)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其五

海渚信来鱼市白,林梢光动酒帘青。

鳌头须学成都守,莫对三山我独醒。

(0)

冬后·其二

令向冬行造岁功,晓来天篆已排空。

急催雪意藏萧索,只望琼林一夜风。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