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望月就匡,大明引朝暾。
寒光尚欲流,素影直可扪。
中秋倏已徂,抚景怀高奔。
溪霜点清冷,峦烟互吐吞。
西宇不忍倾,隐隐留纤痕。
过望月就匡,大明引朝暾。
寒光尚欲流,素影直可扪。
中秋倏已徂,抚景怀高奔。
溪霜点清冷,峦烟互吐吞。
西宇不忍倾,隐隐留纤痕。
此诗描绘了清晨月落,太阳初升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月光与曙光交替之际的自然之美。首句“过望月就匡,大明引朝暾”生动地展现了月与日交接的画面,月之将逝,日之将生,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寒光尚欲流,素影直可扪”两句,通过“流”和“扪”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流动感和触感,使读者仿佛能直接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与清凉。
“中秋倏已徂,抚景怀高奔”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之情,中秋佳节的月亮转瞬即逝,让人不禁感慨时光易逝,回忆起那些高远奔腾的岁月。最后,“溪霜点清冷,峦烟互吐吞。西宇不忍倾,隐隐留纤痕”,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色,溪边霜点增添了清冷之感,山峦间烟雾缭绕,相互吞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而“西宇不忍倾,隐隐留纤痕”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美好瞬间易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
品称松梅友,标从涧谷槃。
端惟庚伏种,谁觉岁寒难。
暑雨才过汉,清风要拂栏。
相延君子植,宣命上林官。
远莫离墙外,虚教映座端。
抛簪应折玉,置笛漫成栾。
秋矣土仍溽,时哉露已团。
琳阶乍淇渭,员峤拟珠玕。
遐想白居易,时当夏日残。
友人相志契,题句忽心宽。
签拂秘书帙,蝉笼少傅冠。
诗情真洒落,酒兴未阑珊。
飒飒叶全放,亭亭根互蟠。
眼空上下古,意足两三竿。
而我曾何谓,亦为如是观。
画疑展同轼,宾欲比金兰。
恍可消清暇,犹能引静欢。
既深因既邈,宜密又宜单。
声戛盈听寂,阴交满目寒。
独思彼作者,宁识此回看。
《移竹用白居易题卢秘书新栽竹二十韵》【清·弘历】品称松梅友,标从涧谷槃。端惟庚伏种,谁觉岁寒难。暑雨才过汉,清风要拂栏。相延君子植,宣命上林官。远莫离墙外,虚教映座端。抛簪应折玉,置笛漫成栾。秋矣土仍溽,时哉露已团。琳阶乍淇渭,员峤拟珠玕。遐想白居易,时当夏日残。友人相志契,题句忽心宽。签拂秘书帙,蝉笼少傅冠。诗情真洒落,酒兴未阑珊。飒飒叶全放,亭亭根互蟠。眼空上下古,意足两三竿。而我曾何谓,亦为如是观。画疑展同轼,宾欲比金兰。恍可消清暇,犹能引静欢。既深因既邈,宜密又宜单。声戛盈听寂,阴交满目寒。独思彼作者,宁识此回看。
https://shici.929r.com/shici/l4kPbS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