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浸隔乡关,离城日已残。
日将程共远,风与浪争难。
岸尽霞光落,天光海色寒。
扶桑归到后,万里梦长安。
巨浸隔乡关,离城日已残。
日将程共远,风与浪争难。
岸尽霞光落,天光海色寒。
扶桑归到后,万里梦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即将离开故乡,前往遥远的新罗的情景。诗人以“巨浸隔乡关”开篇,形象地表达了友人与家乡之间的距离之遥,犹如被大海隔断一般。接着,“离城日已残”一句,点明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时间紧迫,充满了离别的哀愁。
“日将程共远,风与浪争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友人旅途的艰辛与漫长。太阳与行程一同延伸,风与波浪的斗争象征着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这种自然界的景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友人未来旅程的不确定性和艰难。
“岸尽霞光落,天光海色寒”描绘了友人即将离开时的景色,霞光渐落,天色转寒,海面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而寒冷。这一景象既烘托了离别的情绪,也预示了友人未来旅程中可能面临的孤独与挑战。
最后,“扶桑归到后,万里梦长安”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扶桑是日本的别称,这里借指友人前往的目的地。诗人希望友人在经历了万里之行后,能够平安归来,心中依然怀揣着对故乡长安的思念与向往。这句诗既是对友人旅途安全的祝愿,也是对友情与故乡情感的深刻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之情与对远方的憧憬,以及对友情与故乡的深深眷恋,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