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悟理造忱诚,性觉通真见即行。
生不生来空是境,有无有处化为城。
荣枯现梦因缘想,色相求心妄执情。
名与实亡都在道,盲聋苦学漫营营。
明中悟理造忱诚,性觉通真见即行。
生不生来空是境,有无有处化为城。
荣枯现梦因缘想,色相求心妄执情。
名与实亡都在道,盲聋苦学漫营营。
这首宋诗《偶书》是徐瓘所作,诗人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表达了对世间万象的理解。首句“明中悟理造忱诚”,强调在明白道理后,应真诚地实践,体现出儒家的道德修养。次句“性觉通真见即行”进一步强调了直觉和真理的结合,即知行合一。
第三句“生不生来空是境”暗示了生死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存在状态,一切皆是心识所造之境。第四句“有无有处化为城”则描绘出世间万物在有无之间转换,如同构建起一座座无形之城。
第五句“荣枯现梦因缘想”揭示了事物的兴衰变化如同梦境,皆由缘起缘灭决定。第六句“色相求心妄执情”批评了人们对于外在形色的过度执着和情感上的妄念。
最后两句“名与实亡都在道,盲聋苦学漫营营”点明了名利与真实之间的虚幻,指出追求这些只是在道的道路上迷失,盲目而忙碌。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