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先人手自栽,森然千尺尽成材。
翠丝结作思人树,它日儿孙岂忍摧。
记得先人手自栽,森然千尺尽成材。
翠丝结作思人树,它日儿孙岂忍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次韵昌龄西园十咏(其七)杉》。诗中描绘了先人亲手栽种的杉树,如今已长成千尺之高,成为栋梁之材。诗人以“翠丝”比喻杉树的绿叶,形象地描绘出杉树的生机勃勃。杉树仿佛成了思念之树,寄托着对先人的怀念之情。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儿孙的期望,希望他们不会忍心摧折这承载着家族记忆与情感的杉树。整首诗通过杉树这一物象,抒发了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以及对未来子孙的期许,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漫誇珍味重唐时,一骑红尘走荔支。
三日闽疆来海舶,自批朱颗自题诗。
久阔襟怀慰几重,莫辞绿蚁泛杯中。
津门燕市秋何限,快得酡颜相映红。
秋园尚绿。看细萼绽金,芳树团粟。
不似重阳气候,佩萸寻菊。
黄陂蒋径荒芜后,幸招邀、饮中张旭。
罢官閒事,登高旧话,但倾酃渌。便一醉、归来睡熟。
戏截字罗池,吟句盈幅。何意披绵,新鲊又香蓬屋。
黄鸡紫蟹谁堪并,和椒糟、风味如玉。
佐觞佳品,墙头篱畔,尚须翘足。
沿洲杜若,蔽石江蓠,荒庙幽馨惹。
细花开向无人处,几点自成风雅。嫣红淡赭。
是暮雨、罗裙吹化。题赠他、真本离骚,尽付湘灵写。
随意自开自谢。怅荪桡轻过,搴未盈把。
断崖何处,胭脂买、空想倚舷临画。凄凉在野。
谁伴汝、月宵烟夜。须异时、移缀渔庄,从楚江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