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公子。谢躄三千宾客喜。何事袈裟。
前度维摩是汝耶。手挥玉麈。石上楞严经一部。
丝绣君侯。自此应呼老赵州。
平原公子。谢躄三千宾客喜。何事袈裟。
前度维摩是汝耶。手挥玉麈。石上楞严经一部。
丝绣君侯。自此应呼老赵州。
这首词以“减字木兰花”为调名,题为《题赵阆仙礼部小影》,由清代词人汪懋麟所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赵阆仙礼部小影的独特欣赏与赞美。
词的开篇“平原公子”,借用典故,将赵阆仙比作战国时期的平原君,暗示其广纳贤才的风范。接着“谢躄三千宾客喜”,以夸张的手法描绘赵阆仙受到众多宾客的喜爱与欢迎,体现了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魅力。
“何事袈裟”一句,巧妙地将赵阆仙的形象与佛教僧侣联系起来,暗示其内心世界的深邃与超脱。“前度维摩是汝耶”则进一步深化这一联想,将赵阆仙比作著名的佛学大师维摩诘,表达了对其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赞赏。
“手挥玉麈”描绘了赵阆仙手持玉麈扇的姿态,既展现了其文雅风度,也寓意其言辞犀利、论辩有力。“石上楞严经一部”则通过描述赵阆仙在石头上诵读《楞严经》的情景,表现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内心的宁静。
“丝绣君侯”一句,将赵阆仙比作丝绣之君侯,强调其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自此应呼老赵州”则是对赵阆仙未来成就的期许,预示他将如同赵州禅师一样,在某一领域达到高深的境界,被后世尊称为“老赵州”。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赵阆仙形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未来的无限可能,表达了词人对其高度的敬仰与期待。
太华五千仞,天台四万丈。
一枝古藤如黑龙,天遣飘然寄闲放。
莫怪公卿不我知,我自不知渠是谁。
史书弄笔后来事,绣鞍宝带聊儿嬉。
旗亭烂醉官道卧,醒后无人数吾过。
世间恩怨一时空,且免它年送临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