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分相投气味长,就中何处最难忘。
芙蓉阁上秋窗下,卧枕泉声并石床。
道分相投气味长,就中何处最难忘。
芙蓉阁上秋窗下,卧枕泉声并石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袁吉在赤松会仙阁度过一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之美。
首句“道分相投气味长”暗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默契和情感联系,仿佛他们之间的交流超越了言语,达到了心灵相通的状态。这里的“气味”不仅指自然界的气息,更包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和。
接着,“就中何处最难忘”一句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经历的独特感受,似乎在众多美好的瞬间中,某一个特定的时刻或场景最为深刻地烙印在了他的记忆之中。
“芙蓉阁上秋窗下,卧枕泉声并石床”这两句诗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具体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芙蓉阁,可能指的是阁楼周围环绕着美丽的荷花,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秋窗下的描述,既点明了季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在这种特定环境下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卧枕泉声并石床,则进一步强化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泉水潺潺的声音与坚硬的石床形成鲜明对比,却在这一刻达到了和谐统一,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响惊飙、越甲动边声,烽火彻甘泉。
有六韬奇策,七擒将略,欲画淩烟。
一枕瞢腾短梦,梦醒却欣然。
万里安西道,坐啸清边。
策马冻云阴里,谱胡笳一曲,悽断哀弦。
看居庸关外,依旧草连天。
更回首、淡烟乔木,问神州、今日是何年。
还堪慰、男儿四十,不算华颠。
停车未共长官亲,诗句先惊入眼新。
滴露已纫骚客佩,干云合拟大夫身。
漫论桂树前头影,要识甘棠著手春。
有约归来恣吟啸,冬心话与岁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