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真新篇愈出愈工压倒元白三叹不已勉强再次前韵》
《子真新篇愈出愈工压倒元白三叹不已勉强再次前韵》全文
宋 / 蔡戡   形式: 古风

独守寒窗坐昏黑,怪底打门声摵摵。

呼童秉烛诵新诗,箧笥珠玑喜盈积。

君家文焰万丈长,愧我才悭真退尺。

往来政自足风流,唱酬聊可供閒隙。

剧谈快饮坐生春,一笑相看眼俱碧。

晓来百鸟报新晴,渐喜门前多辙迹。

眼明顿觉有春意,耳冷况闻开乐籍。

何劳空泛剡溪舟,不如沉醉高阳宅。

楼迥吹残玉笛寒,杯乾笑指银瓶索。

遥知塞上积雪深,千里关山同一色。

夕烽罢警铁衣閒,聘币星驰交两国。

使华不用吞旃毛,边吏何忧取温麦。

祇怜鱼贯挽舟人,堕指裂肤声苦剧。

东风吹作一尺泥,山鸟却愁行不得。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蔡戡所作,名为《子真新篇愈出愈工压倒元白三叹不已勉强再次前韵》。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寒夜中,听到敲门声后的惊喜与兴奋,以及与童仆共同欣赏新诗的喜悦。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才学不足的谦逊之意。

诗的开头“独守寒窗坐昏黑”,描绘了诗人孤独地坐在昏暗的窗前,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寞的氛围。接着“怪底打门声摵摵”,通过突然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引出了诗人的惊喜和好奇。诗人随即吩咐童仆点起蜡烛,一起诵读新诗,享受着知识的盛宴,内心充满了满足和喜悦。

“君家文焰万丈长,愧我才悭真退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赏,同时也自谦自己的才华有限,只能退避一尺。这种谦虚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对文学艺术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往来政自足风流,唱酬聊可供閒隙”两句,说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往充满风雅,彼此间的唱和交流不仅丰富了日常生活,也为闲暇时光增添了乐趣。他们畅谈、豪饮,气氛热烈,笑声中透露出的碧绿眼眸,仿佛映照出他们的青春活力。

“晓来百鸟报新晴,渐喜门前多辙迹”两句,描绘了清晨时分,百鸟齐鸣,预示着天气转晴,门前也逐渐热闹起来,预示着友人的到来。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活力。

“眼明顿觉有春意,耳冷况闻开乐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同时,通过“乐籍”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音乐带来的欢乐与慰藉。

最后,“何劳空泛剡溪舟,不如沉醉高阳宅”两句,表达了诗人宁愿沉浸在友情与美酒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也不愿追求名利与虚荣。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其谦逊、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蔡戡
朝代:宋   字:定夫   籍贯:福建仙游   生辰:1141—1182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
猜你喜欢

题梅花赠赵雄叔

新凉一院乱秋虫,墨汁初浓烛影红。

乘兴偶为梅写照,梦中惊起赵师雄。

(0)

沪上雨夜

夜静雨初息,更阑烛未灰;

乡园沧海外,移入梦中来。

(0)

观物

万物尽嬉春,百卉多附热。

嫣红浓淡分,丽紫浅深别。

燕麦与菟葵,统同归一辙。

所以秋菊花,独自矜晚节。

晚节非不佳,傲霜亦奇绝。

尚逊岭头梅,贞心坚与铁。

不知天气寒,清极对白雪。

(0)

春游出郊

和风习习送微凉,谷雨初逢昼渐长。

紫燕飞飞穿杞柳,青蛙阁阁闹池塘。

无名小草同争艳,有色閒花亦解香。

偶值熟人谈往事,征车且缓驻斜阳。

(0)

征人怨·其二

咄咄书空手自叉,误将归信卜灯花。

霜催岭外翩翻雁,雪逼营前瑟缩鸦。

岂有奇勋分虎竹,可怜寒夜渡龙沙。

金闺应有刀环梦,祇道征夫不忆家。

(0)

五佛顶

昔年曾向南康过,佛顶俨然五老峰。

烟树苍茫迷鹿洞,云岩垠堮露仙踪。

位数依稀符节合,形容辉映海天重。

久别庐山真面目,风规隐隐一相逢。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