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喜雨》
《和喜雨》全文
唐 / 李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溟濛烟景似江皋,静赏何须郭外遨。

点点暗滋花气色,祁祁尽作麦脂膏。

洗开玳瑁湘妃竹,裛损烟脂阿母桃。

昨日君王倚栏看,东风吹湿赭黄袍。

(0)
翻译
烟雾弥漫的景色如同江边的湿地,静静地欣赏又何必去城外游荡。
星星点点的暗香滋润着花朵,一片片的麦田像涂满了油脂般饱满。
清洗出玳瑁和湘妃竹的光泽,烟脂般的桃花也被吹落了花瓣。
昨天君王还倚着栏杆观赏,东风吹过,连他的红袍都沾湿了。
注释
溟濛:形容烟雾迷蒙的样子。
江皋:江边的高地。
郭外:城墙外面,指城市边缘。
点点:形容数量少而分散。
暗滋:悄悄地滋养。
脂膏:比喻事物丰润饱满。
玳瑁:一种贵重的海龟壳,这里代指名贵的竹子。
湘妃竹:传说中湘妃泪滴而成的斑竹。
裛损:滋润过度导致损伤。
烟脂:形容桃花的颜色如烟如脂。
阿母桃:可能是指王母娘娘的仙桃。
君王:古代对最高统治者的尊称。
赭黄袍:古代皇帝穿的红色或深黄色的袍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溟濛烟景似江皋"一句,以柔和的笔触勾勒出一片迷蒙的水乡春色,给人以亲切感。"静赏何须郭外遨"表明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不需要远行,只需在静谧中细细品味。

接下来的两句"点点暗滋花气色,祁祁尽作麦脂膏"更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点点"和"祁祁"的用词,都传递了一种细腻而连续的感觉,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花开时散发的清香和麦子成熟时的油润。

在下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植物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洗开玳瑁湘妃竹"可能暗示着春雨过后,竹子变得更加鲜亮,而"裛损烟脂阿母桃"则是说桃花在细微的露水中显得分外娇艳。

最后两句"昨日君王倚栏看,东风吹湿赭黄袍",诗人提到了一位尊贵者(可能是自指)在栏杆旁观赏这美好景色,并且被春风吹得衣袍湿润。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让整首诗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气质。

作者介绍

李昉
朝代:唐   字:明远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生辰:925年-996年2月22日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暑夜

毒暑弥三伏,微凉起二更。

月窗风竹乱,烟渚露荷倾。

寂寞借书读,清羸扶杖行。

无功耗官廪,太息负平生。

(0)

喜雨

楚巫奔走畏天悭,变化宁知转盼间。

初夜电光摇北斗,平明云气冒南山。

坐令沃野新秧遍,已觉丰年旧观还。

白首老农愁破处,梦回高枕听潺潺。

(0)

梦至成都怅然有作二首·其一

春风小陌锦城西,翠箔珠帘客意迷。

下尽牙筹闲纵博,刻残画烛戏分题。

紫氍毹暖帐中醉,红叱拨骄花外嘶。

孤梦凄凉身万里,令人憎杀五更鸡。

(0)

梅市暮归三山

日日蛮童佩一壶,壶乾时亦复村酤。

横林露塔远犹见,暮霭笼山淡欲无。

绿浦例凭菰作界,画桡常遣鹭前驱。

此身元是沧浪客,敢学高人乞镜湖。

(0)

晨起

初听高枝鹎鵊鸣,旋闻深井辘轳声。

烟笼小阁犹疑雨,日射东窗顿作晴。

古洗注汤供颒濯,春畦摘菜助炰烹。

老人颓惰虽堪笑,终胜胸中怀不平。

(0)

寄径山印禅师

市朝声利战方酣,眼看纷纷每不堪。

但有客誇车九九,了无人问众三三。

会当身返东西蜀,要与公分上下庵。

春枕悠然梦何许,两枝筇杖唤鱼潭。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