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传风铎,闲来游屐抛。
野花开废殿,吠犬出荒庖。
僧意殷相问,客心聊解嘲。
禅房茶话久,斜日转松梢。
古寺传风铎,闲来游屐抛。
野花开废殿,吠犬出荒庖。
僧意殷相问,客心聊解嘲。
禅房茶话久,斜日转松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敬亭一同游览大钟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
首句“古寺传风铎”,以“风铎”这一寺庙特有的声音开篇,暗示了古寺的历史悠久和宁静氛围。接着,“闲来游屐抛”一句,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游览心态,仿佛在寺庙中漫步,随性而为。
“野花开废殿,吠犬出荒庖”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周边的景象。野花在废弃的殿堂旁绽放,显得生机勃勃;远处传来狗吠声,从荒废的厨房中传出,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这两句通过对比废墟与生机,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僧意殷相问,客心聊解嘲”则转入对僧人的描写。僧人热情地询问客人,体现了寺庙中的人情味。而“客心聊解嘲”则透露出诗人面对僧人的好奇与友好时的轻松心情,或许是对日常琐事的一种调侃与释怀。
最后,“禅房茶话久,斜日转松梢”两句,将场景推向了室内,诗人与僧人在禅房中品茗交谈,时间似乎在此刻停留。随着夕阳西下,阳光逐渐洒在松树的枝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会面,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情世故的体悟以及对禅宗思想的思考,是一幅融合了自然美、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的画卷。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
端叔天下士,淹留蹇无成。
去从中山辟,良亦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
著书如结氂,聊以忘忧耳。
骎骎岁遒尽,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奚为。
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
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