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画史托铅华,难写春心半缕霞。
两面秋波随彩笔,一奁冰影对钿花。
情怜晓月秦川雁,思逐朝阳汉树鸦。
不信云间望夫石,解传颜色到君家。
千金画史托铅华,难写春心半缕霞。
两面秋波随彩笔,一奁冰影对钿花。
情怜晓月秦川雁,思逐朝阳汉树鸦。
不信云间望夫石,解传颜色到君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入微的美人画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画家与被画者的微妙关系以及诗人对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千金画史托铅华”,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绘画艺术的价值,将画师比作千金之重的画史,寄托着对美与色彩的追求。接下来,“难写春心半缕霞”则巧妙地将人物内心的情感比作难以捕捉的霞光,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微妙,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时所面临的挑战。
“两面秋波随彩笔,一奁冰影对钿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女子的眼神比作秋水般清澈深邃,随着画家的彩笔流转;而她的倒影在奁中如同冰晶般透明,映照着钿花的美丽,形象地描绘了画面的精致与和谐。
“情怜晓月秦川雁,思逐朝阳汉树鸦”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女子的情感比作清晨月光下的大雁,随风飘荡,又似朝阳下汉树上的乌鸦,追逐着日出的方向,既表现了情感的自由与广阔,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绵长。
最后,“不信云间望夫石,解传颜色到君家”以望夫石的典故,表达了对女子忠诚与期待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即使远隔千山万水,美人的形象也能跨越时空,传递至观者的心中,达到了艺术与情感共鸣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人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绘画艺术的魅力,更深入探讨了情感、时间和美的深刻主题,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艺术与人性的独到见解。
海棠含愁泣春雨,弱柳垂烟锁金缕。
东风袅袅吹晴丝,双燕飞来向人语。
西邻小姬年十五,细骨轻躯学歌舞。
将身嫁与冶游郎,无奈花前别离苦。
琵琶拨断《鹍鸡》弦,玉钗击碎鸳鸯股。
低眉敛恨对银缸,红粉楼头月当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