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海张氏节孝卷》
《广海张氏节孝卷》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矢尽狐山死报天,海濒孤寡实堪怜。

高枫泣望三千里,遗骨收归四十年。

直赖精诚相感格,所嗟情事久针毡。

全归再仗邻翁力,岂得亲贤是偶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氏的女性在丈夫去世后,矢志不渝地守节,直至四十年后才得以安葬亡夫的感人故事。诗中通过“矢尽狐山死报天”表达了张氏对丈夫深沉的爱与忠诚,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她也坚守着自己的誓言。接着,“海濒孤寡实堪怜”一句,展现了张氏在丈夫离世后的孤独与悲苦,以及周围人的同情。

“高枫泣望三千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高大的枫树赋予情感,它似乎也在为张氏的遭遇而哭泣,遥望着远方的丈夫墓地,表达出一种深切的哀思和对未来的期盼。“遗骨收归四十年”则强调了张氏守节的决心和时间的漫长,直到四十年后,她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直赖精诚相感格”表明了张氏的坚持和真诚感动了上天,暗示了她的行为最终得到了认可或回报。“所嗟情事久针毡”则表达了对张氏长期守节之艰难生活的感慨,如同长时间坐在针毡之上,痛苦且不易。

最后,“全归再仗邻翁力,岂得亲贤是偶然”点明了张氏能够最终实现愿望,不仅依靠了自己的坚持,还得到了邻居老翁的帮助,这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张氏的高尚品德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节妇烈女的尊重和推崇。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登峨眉·其四

振衣蹑金顶,扪天陷深碧。

独寻黄帝炉,烂醉五色石。

知与人境隔,今夕识何夕。

夜半误打钟,惊落星满席。

下床踏珠斗,拾得半规壁。

梦中游化城,醒后了无迹。

他日乘云来,谁此网乔舄。

(0)

万寿阁对月望岳

春月升首阳,照见希夷宅。

清光满关中,不与大河隔。

三峰吐灵气,缥缈越终夕。

仙掌金风寒,凉露下流腋。

谁倾东海水,洗此月上石。

竹柏茎稀微,淡墨绘虚白。

丹房发椒光,岩畔大星赤。

短松如老翁,散发苍龙脊。

仿佛玉女鬟,香云起盆坼。

欲归顾我影,我影布瑶席。

钟声忽飘堕,无人半天碧。

(0)

十月十七日桐城道中口占

野草芟余岭壑明,稚松都似盎中生。

天然棐几宜清供,高处云涛作雨声。

时有真香通妙趣,偶留勺水助躬耕。

吾家南北双峰顶,一样凌霄积翠横。

(0)

检藏书感赋·其四

欧风日东渐,学说竞趋新。

莘莘黉舍子,六籍谁复亲。

《法言》久覆瓿,《论语》可代薪。

迂儒不解事,矩薙守先民。

庄生尝窃笑,章甫适文身。

徒然抱残缺,终恐委灰尘。

祖龙恣焚坑,孔壁未尽湮。

吾观今日事,酷烈甚暴秦。

浮生无百年,遘此大化沦。

成毁何足道,掩卷潜悲辛。

(0)

偕朝鲜贡使赵荆峰游望湖亭荆峰赋诗次韵酬之

长笛声中共倚楼,重湖风景一亭收。

周郎旧迹阅终古,苏子豪吟题上头。

极目关河归塞雁,忘机主客对沙鸥。

不辞胜地亲相引,贪看纱笼妙句留。

(0)

山中观物杂咏·其三

一尺仙人掌,残魂讵自嗟。

荣华侪蟪菌,断烂委虫沙。

大化原无联,微生共有涯。

支离吾欲忏,截臂问三车。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