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月升首阳,照见希夷宅。
清光满关中,不与大河隔。
三峰吐灵气,缥缈越终夕。
仙掌金风寒,凉露下流腋。
谁倾东海水,洗此月上石。
竹柏茎稀微,淡墨绘虚白。
丹房发椒光,岩畔大星赤。
短松如老翁,散发苍龙脊。
仿佛玉女鬟,香云起盆坼。
欲归顾我影,我影布瑶席。
钟声忽飘堕,无人半天碧。
春月升首阳,照见希夷宅。
清光满关中,不与大河隔。
三峰吐灵气,缥缈越终夕。
仙掌金风寒,凉露下流腋。
谁倾东海水,洗此月上石。
竹柏茎稀微,淡墨绘虚白。
丹房发椒光,岩畔大星赤。
短松如老翁,散发苍龙脊。
仿佛玉女鬟,香云起盆坼。
欲归顾我影,我影布瑶席。
钟声忽飘堕,无人半天碧。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夜晚月光照耀在首阳山上的景象,月光清亮,洒满关中大地,与黄河相映生辉。诗人笔下的三座山峰仿佛吐出灵气,整夜缭绕于空。仙人掌在金风中显得清凉,露水滴落,如同倾倒东海之水清洗月石。月色下,竹柏稀疏,画面清淡如水墨画,丹房处闪烁着花椒般的光芒,岩边则有大星闪烁。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将短松比喻为老翁,松枝披散如龙脊,又如玉女的发鬟,香云环绕。诗人望着自己的身影投射在瑶席之上,感受到月夜的静谧。忽然,钟声悠扬,穿透半空,留下一片碧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月夜的神秘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
汤汤北溪流,渺渺绿洲远。
烟火隔疏篱,牛羊牧长阪。
我屋日绸缪,我土日耕垦。
耒耜有时閒,简编可舒卷。
清晨望东皋,回首西山晚。
甫田带经锄,细雨倚书饭。
聊思教子孙,末俗笑予蹇。
簪组非所荣,古道在务本。
夫子起南服,弱龄富丘坟。
手医青琅玕,咳唾兰芷芬。
翩其振苞羽,照曜云中君。
大音无慢响,亮节凌埃氛。
以兹淹程路,不自言苦辛。
曰予夙仰止,匪但闾里亲。
送之潞水涯,屏营不忍分。
牵裾少延伫,回盼帝城闉。
帝城一何丽,轩盖何缤纷。
皇路岂不广,良遘会有辰。
斗酒重致辞,讵云儿女仁。
幽幽山上兰,郁郁园中葵。
葵生欣有托,零露滋黄蕤。
朝葩迎扶桑,夕艳倾崦嵫。
幽兰秘阴谷,而无朝日晞。
山鬼日经践,荆棘相蔽亏。
二物殊显晦,贞心如一揆。
北风终不痿,严霜有馀姿。
岂若桃李辈,一朝失所持。
志士存本性,天命永为期。